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江苏省秋冬季浓雾天气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21:01
  本文重点对近年来江苏秋冬季节发生的持续性的浓雾天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NCEP/NCAR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等从多角度研究江苏秋冬季的浓雾天气特征、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消散原因,寻找并归纳江苏浓雾的基本环流特征。1.归纳并提炼得到了江苏地区浓雾天气的基本环流形势场和主要影响系统。对江苏大雾天气历史个例综合分析,初步得到了江苏持续性浓雾天气的基本环流形势场。利于浓雾发展的形势如下:500hPa中纬度是以宽平的偏西气流和弱温度平流为主:700hPa主要是风速小且南风分量大利于水汽输送,850hPa主要是内陆地区有暖中心或暖脊,我国东部处于均压场中、东海上空反气旋利于水汽输送。浓雾维持阶段特征在于形势场稳定少动,风向、流场、能量场均有利于暖湿气流的输送。浓雾消散阶段特征是各层环流形势的调整,均有较强冷空气入侵,各层偏北风速变大,湍流增强。2.通过强浓雾天气的物理量分析得到不同类型强浓雾发生发展的特征,维持的热力、动力因子。辐射-平流雾在辐射降温条件下形成,低空暖湿平流作用由辐射雾转为平流雾,浓雾的维持条件有中高层辐散下沉增温,低层弱上升运动,稳定的逆温层维持并且对垂直运动有抑制作...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江苏省秋冬季浓雾天气特征研究


图3.1?2006年12月24日至27日南京雾过程能见度随时间演变图(每30分钟的平均??

等压面图,比湿,南京,地面


从等压面图上看地面至中层均为东南风的水汽输送,24日H时的福合,中屯、出??现在950hPa高度,水汽福合值达-0.52x1?〇’8g,cm’2hPay。水汽福合强度有随着高度増高减??弱的趋势,到了?SOOhPaW上均转为福散,SOOhPa到600hPa之间水汽通量散度的变化值非??常小,水汽值较为稳定,端流交换较少。在雾的生成期,这种强的化层水汽的福合为雾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对湿度,地面,单位,暖平流


2006年12月(a)?26日14时;(的%日20时??26日中午日出加上前期暖平流的积累,温度上升,水汽凝结条件差,江苏上空相对湿??度减小(图3.9a),近地层强逆温区有所抬升,雾顶下降,n时能见度略有回升,M时温??度达到雾过程最大值14.5‘C。近地层风向转变后冷平流开始渗入,温度露点差变小,湿度??上升(图3.9b),能见度再次下降。??3丄4.2热力条件??由25日02时和08时800hPa温度平流(图3.10a,b)看出我国东南沿海有正温度平流??中必,海上回流的暖平流非常强,是雾体由福射雾转为平流雾的关键,也是雾体稳定维持??的重要条件,海上的暖平流不仅暖,还携带大量水汽,此暖湿回流给给雾区供应了充足的??水汽,并且使得地面温度回升但逆温层仍然稳定。??25日14时(图3Jb),暖平流中屯、升高至8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秋季辐射雾与平流雾边界层气象要素特征比较[J]. 沈澄,姜有山,刘冬晴.  气象科技. 2013(03)
[2]沪宁高速公路一次复杂性大雾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J]. 包云轩,丁秋冀,袁成松,严明良.  大气科学. 2013(01)
[3]苏州市能见度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J]. 朱焱,杨金彪,朱莲芳,刘红年,张剑.  气象科学. 2011(05)
[4]华东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分析[J]. 刘汉卫,潘晓滨,臧增亮,何宏让,范红军.  干旱气象. 2011(02)
[5]中国大陆1951—2005年雾与轻雾的长期变化[J]. 吴兑,吴晓京,李菲,谭浩波,陈静,陈欢欢,曹治强,孙弦.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2)
[6]沪宁高速公路大雾及气象要素特征分析[J]. 吴和红,严明良,缪启龙,段春锋.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0(04)
[7]不同陆面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团雾的模拟[J]. 万小雁,包云轩,严明良,袁成松,钱玮.  气象科学. 2010(04)
[8]2009年11月25—27日苏州地区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分析[J]. 汤小红,张宇尧,王建根,潘哲,金建平.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12)
[9]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史军,崔林丽,贺千山,孙林.  地理学报. 2010(05)
[10]华北地区平流雾过程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J].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朱好,王兆宇,解以扬.  大气科学. 2010(02)



本文编号:3228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28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