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夏季降水规律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21:15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处于暖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交界处,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变化多端,降水具有突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极易造成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在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对安徽省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特征和及其成因进行探索研究,对政府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制定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19722012年安徽省23个气象站点夏季(6、7、8月)降水数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指数和美国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趋势、二项式滑动平均、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旋转经验正交函数、相关分析以及奇异值分解方法,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了安徽夏季降水异常的成因。结果发现:(1)安徽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过去42年,安徽夏季降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平均每10年夏季降水增长19.1mm,增长趋势不显著。其中,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和进入21世纪后的前5年为安徽夏季降水较少的时期;80年代初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后期以及2005年至2012年为...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徽23个气象站点分布
1971~2012 年安徽夏季平均降水的标准化距平序列进行分析,得到图 4-3。从图 4-3中可以看出安徽地区夏季降水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的周期为2~4 年,年代际变化分别呈现出 11~12 年和 22~25 年的周期变化规律。从图 4-3 还可以看出,70 年代中后期,80 年代中期、90 年代中期和 2000 年至 2004 年小波实部为负值区,相对应为夏季降水偏少期;80 年代初期,90 年代初期,90 年代中后期以及2005~2012 年的小波实部为正,相对应夏季降水偏多期。小波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出现在周期为 12 年的 1978~1995 年这一周期中,表明在这个时期安徽夏季降水振动最强,气候变化频繁。而 2002~2012 年安徽地区的夏季降水变化相对稳定,降水呈现出增多趋势,处在一个降水偏多期。2012 年后小波实部等值线并未完全闭合,表明在未来几年中,夏季降水将继续持续偏多。这与上文中图 4-2 对安徽地区夏季降雨的年代际变化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图 4-4 安徽夏季 42 年平均降水空间分布Fig.4-4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summer precipitation of 42 years inAnhu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J]. 黄乾,姚素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35)
[2]黄河中游夏季降水异常的先兆特征和预测方法[J]. 宋文玲,顾薇,柳艳菊,刘长征. 气象. 2013(09)
[3]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J]. 陈红,薛峰. 大气科学. 2013(05)
[4]Interdecadal change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around the late-1990s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internal dynamical causes[J]. HUANG RongHui,LIU Yong,FENG 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12)
[5]安徽省夏季降水区域特征[J]. 陈健,杜晓宾,方茸,翟振芳,邓斌. 气象科技. 2012(05)
[6]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关联[J].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王文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9)
[7]1959-2007年安徽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江俊杰,孙卫国. 中国农业气象. 2012(01)
[8]近38年安徽省夏季降水日数和强度的分布与变化特征[J]. 黄勇,张红,冯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02)
[9]1949—2007年登陆我国变性热带气旋的特征统计及合成分析[J]. 袁娟娟,丁治英,王莉.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4)
[10]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J]. 黄荣辉,陈际龙,刘永. 大气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564901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徽23个气象站点分布
1971~2012 年安徽夏季平均降水的标准化距平序列进行分析,得到图 4-3。从图 4-3中可以看出安徽地区夏季降水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的周期为2~4 年,年代际变化分别呈现出 11~12 年和 22~25 年的周期变化规律。从图 4-3 还可以看出,70 年代中后期,80 年代中期、90 年代中期和 2000 年至 2004 年小波实部为负值区,相对应为夏季降水偏少期;80 年代初期,90 年代初期,90 年代中后期以及2005~2012 年的小波实部为正,相对应夏季降水偏多期。小波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出现在周期为 12 年的 1978~1995 年这一周期中,表明在这个时期安徽夏季降水振动最强,气候变化频繁。而 2002~2012 年安徽地区的夏季降水变化相对稳定,降水呈现出增多趋势,处在一个降水偏多期。2012 年后小波实部等值线并未完全闭合,表明在未来几年中,夏季降水将继续持续偏多。这与上文中图 4-2 对安徽地区夏季降雨的年代际变化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图 4-4 安徽夏季 42 年平均降水空间分布Fig.4-4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summer precipitation of 42 years inAnhu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J]. 黄乾,姚素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35)
[2]黄河中游夏季降水异常的先兆特征和预测方法[J]. 宋文玲,顾薇,柳艳菊,刘长征. 气象. 2013(09)
[3]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J]. 陈红,薛峰. 大气科学. 2013(05)
[4]Interdecadal change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around the late-1990s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internal dynamical causes[J]. HUANG RongHui,LIU Yong,FENG 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12)
[5]安徽省夏季降水区域特征[J]. 陈健,杜晓宾,方茸,翟振芳,邓斌. 气象科技. 2012(05)
[6]山西夏季降水与四种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关联[J]. 段春锋,缪启龙,曹雯,王文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9)
[7]1959-2007年安徽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江俊杰,孙卫国. 中国农业气象. 2012(01)
[8]近38年安徽省夏季降水日数和强度的分布与变化特征[J]. 黄勇,张红,冯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02)
[9]1949—2007年登陆我国变性热带气旋的特征统计及合成分析[J]. 袁娟娟,丁治英,王莉.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4)
[10]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J]. 黄荣辉,陈际龙,刘永. 大气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564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56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