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基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探究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已知生物发光系统的荧光素酶结构
相关研究已经发现并揭示了许多生物发光现象的谜底,同时也证明了从细菌到真菌和动物,在不同的基因型空间结构上,活的有机体都可以获得发光的能力。各种荧光素(即氧化后易于发光的小分子,有时也被统称为发光底物)是通过不同的生化途径产生的。目前报道较多的为伴随着AT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图4-3不同浓度的Str(A),Car(B),Amp(C),Ter(D),Tmp(E),和Cip(F)对PAO1-CE的发光抑制率的影响(EC50:浓度达到最大效果的50%;Regression:拟合曲线)
六种抗生素Str/Car/Amp/Ter/Tmp/Cip作用24h内PAO1-CE的发光曲线见附录B。通过对比后发现,作用时间为2h时,随着Str/Car/Amp/Ter/Tmp/Cip作用浓度的升高,PAO1-CE的IR%也随之升高。图4-3以抗生素作用浓度为横坐标,PAO....
图4-4不同浓度的Str(A),Car(B),Amp(C),Ter(D),Tmp(E),和Cip(F)对PAO1-CE生长曲线的影响
图4-4中展示了P.aeruginosa在含有不同浓度的Str/Car/Amp/Ter/Tmp/Cip的LB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利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拟合各水平的生长曲线并表征生长参数(表4-5),得出每个拟合方程的R2均大于0.98,表明该生长曲线模型可以准确描述PAO....
图4-4不同浓度的Str(A),Car(B),Amp(C),Ter(D),Tmp(E),和Cip(F)对PAO1-CE生长曲线的影响
图4-4不同浓度的Str(A),Car(B),Amp(C),Ter(D),Tmp(E),和Cip(F)对PAO1-CE生长曲线的影响4.2.5胞内ATP测定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本文编号:4016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401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