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20:28
【摘要】: 上世纪末产业生态学兴起,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将其引入国内,几乎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地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工业共生网络作为循环经济的中观层面,无论是从理论发展还是从实践需要的角度,都已提上研究的议事日程。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就已自发形成,随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了生态工业园项目的研究和建设,然而技术革新、外部的新压力、合并和接管等变化使项目运行受到了较大影响,稳定性问题始终是困扰行为各方的难题。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我国生态工业园的管理,避免重蹈覆辙,迫切需要对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合作的组织模式——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机理及稳定性作出科学分析,并提供工业共生网络稳定运行的对策。 本文沿着工业共生网络的生命周期,遵循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稳定—治理”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以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理论阐释与定量模型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为原则,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产业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工具,较完整研究了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机理、稳定性机理和网络治理等相关内容。 本文首先从产业生态学和网络组织理论出发,目的在于将工业共生网络的研究由产业生态学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视角,既承认工业共生网络是产业生态系统,又指出工业共生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进而从微观组织结构入手,分析了工业共生网络的链接特征、表现形式、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为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机理是本文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可以通过结成工业共生网络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得集聚效应,还可以缓解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正是基于对经济环境双赢的追求,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建立工业共生网络就成为可能。本文建立了基于经济环境目标导向的工业共生网络能值分析模型,并模型化了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过程。分析表明,企业在朝着工业共生网络演进过程中,经济表现、环境表现、可持续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并指出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两种路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 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机理是本文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工业共生网络的稳定性涉及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关注的是网络组织结构初始状态的稳定,重点考察组织结构与网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动态稳定性关注面对网络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应当设计怎样的治理机制使其保持稳定。本文首先提出了“组织结构决定论”,完成对静态稳定性的分析;并通过对网络治理的研究完成对动态稳定性的分析。在静态稳定性分析中,构建了“结构—行为—稳定”的分析框架,从影响网络稳定性的结构性因素入手,研究工业共生网络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与静态稳定性之间的内在关系。 通过多案例解释性案例研究,选取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和中国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为例,在建立过程、组织模式、运作模式三个维度上进行个案间的交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是源于企业对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追求”及“网络组织结构影响网络稳定性”两个理论命题,得到的拓展结论更成为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的依据。 网络治理是稳定性研究的归宿。本文以工业共生网络运作中的风险为对象、以网络的稳定运行为目标、以稳定性机制研究为重点,构建了“治理环境—治理对象—治理机制—治理目标”的工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理论框架,进行动态稳定性分析。认为信任和惩罚机制、政府支持机制和网络整体创新机制对于网络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N9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乾喜;杨林;谭顺晖;章家培;刘唯学;汪秀丹;;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情报采集的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军;;基于能值方法的燃料乙醇产业生态系统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汉江;李海霞;;构建和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3 宋雨萌;石磊;;工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度量及案例分析[A];生态工业工程与循环经济——第一届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武慧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生态系统构建[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婷;宋殿清;侯敏艳;;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6 龚艳;;盐城旅游资源整体化开发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宝荣;张慧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探讨[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孔向日;王云齐;王建廷;;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关于滨海新区产业传导与区域城市建设的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毋涛;;制定循环经济法将进一步推动核工业的快速发展[A];小型“循环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福绵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 丁文武;建设产业生态系统 健康发展开源软件[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 孙会峰;构建自主信息产业生态系统迫在眉睫[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3 方军;产业生态系统演变[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吴钢;平台运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焦点[N];人民邮电;2010年

5 严剑锋;LTE产业生态系统渐成熟[N];人民邮电;2011年

6 本报记者 廖剑锋;LTE终端3个月增长近半 4G产业生态系统渐成熟[N];通信信息报;2011年

7 David Fittall;无线宽带需要良好产业生态系统[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姚文平;提升应用价值 构建和谐软件产业生态系统[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9 湖北省通信管理 局张鹏;创新监管思路 促进互联网和谐发展[N];人民邮电;2008年

10 黄鱼;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余晓晖:构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生态环境[N];人民邮电;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萌;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艳丽;纺织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D];东华大学;2012年

3 鲍丽洁;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攀;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余平;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6 刘巧绒;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虞震;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刘军;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机理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邓华;我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雪梅;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雪静;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高新区发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董王飞;我国生态工业园创建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郄红伟;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剩余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周瑾;苏北旅游资源整体化开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冯晓淼;基于工业共生理论的张掖市工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程静跃;舟山群岛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王薇薇;区域产业生态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河海大学;2007年

8 王军花;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孙博;典型矿区生态产业共生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瑾;产业生态视角下能值分析方法的运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5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625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