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约束的有限信任舆论演化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1 02:09
【摘要】:作为复杂社会系统典型的群体现象,舆论一直是来自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从社会学心理学出发的定性研究以及复杂系统科学物理学出发定量研究两方面。国内外各领域学者在舆论演化动力学建模研究中,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对现实世界的复杂人类交互行为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广泛认可的模型和结果。但目前仍缺乏对空间约束下舆论演化规律的深入探究,对于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演变的趋势下人类扩大交流对舆论演化所带来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理解。 本文以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从真实社会中的个体角度出发,将空间约束因素引入到舆论演化建模过程中,利用物理距离半径形成个体局部通信来限定个体意见交互范围,在引入异质化个体属性的基础之上,将个体性格特征、地理位置、公众权威度等影响观点交互的重要因素进行抽象量化,采用基于Agent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构建一个基于空间约束的有限信任舆论演化模型,极大地提高了舆论演化过程中的个体行为拟真度。 本文在.NET开发环境和Matlab2010b中搭建了舆论演化模型研究平台。通过参数的灵活配置,,多次进行仿真实验和模型校验。在信任半径和物理距离半径均等的情形下,该模型与经典有限信任模型在演化形态、系统最终形成的观点等方面均表现出类似的性质,但观点交互过程更复杂,交互激烈程度更大,舆论演化形态更为形象化和多样化,更好地刻画了现实生活中的舆论交互过程。在信任半径和物理距离半径非均等情形下,仿真实验及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下的实验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技术下的网络舆论演化及其形成的整个过程,更好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舆论演变规律。
【图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值、非对称型信任半径值以及动态信任半径值三种情形下的系统动力学特性。利用Matlab 对 KH 模型进行仿真发现系统与 Deffuant 模型中的实验结果一致,图 2.2 展示了 1000 个节点在不同信任半径取值下的舆论演化结果,即离散、极化与同步。
a. 2.4b. 5c. 12图 2.3 不同幂指数下的模型动力学特性图 2.3 展示了 1000 个节点在不同幂指数取值下的舆论演化结果。仿真实验表明,信任/影响半径单一异质性能够促进态度达到一致性,异质信任半径使得系统收敛的步数更少。在信任半径和影响半径均异质的系统中,异质性并不总是促进一致性,存在一个最优异质点,使得最大聚类规模能够达到最大。在信任半径和影响半径均异质的系统中,信任半径对聚类数目起到关键决定作用。综上所述,这三个经典模型的共同假设都是在有限信任基础上实现连续型观点的意见交换,都能够产生舆论同步、极化和离散这三种演化稳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现实世界中常见舆论现象。但 Deffuant 模型中的个体虽然是基于局部通信,但引入的矩形网络格子来限制通信并不符合实际信息传播过程。KH 模型虽然较 De-ffuant 模型而言个体交互方式更加合理,但个体的全局通信方式使得模型用来模拟传统媒体下的个体行为并不合适,并且模型中的个体不具有异质化个体属性[47]。HC&R-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N941.4
本文编号:2635232
【图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值、非对称型信任半径值以及动态信任半径值三种情形下的系统动力学特性。利用Matlab 对 KH 模型进行仿真发现系统与 Deffuant 模型中的实验结果一致,图 2.2 展示了 1000 个节点在不同信任半径取值下的舆论演化结果,即离散、极化与同步。
a. 2.4b. 5c. 12图 2.3 不同幂指数下的模型动力学特性图 2.3 展示了 1000 个节点在不同幂指数取值下的舆论演化结果。仿真实验表明,信任/影响半径单一异质性能够促进态度达到一致性,异质信任半径使得系统收敛的步数更少。在信任半径和影响半径均异质的系统中,异质性并不总是促进一致性,存在一个最优异质点,使得最大聚类规模能够达到最大。在信任半径和影响半径均异质的系统中,信任半径对聚类数目起到关键决定作用。综上所述,这三个经典模型的共同假设都是在有限信任基础上实现连续型观点的意见交换,都能够产生舆论同步、极化和离散这三种演化稳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现实世界中常见舆论现象。但 Deffuant 模型中的个体虽然是基于局部通信,但引入的矩形网络格子来限制通信并不符合实际信息传播过程。KH 模型虽然较 De-ffuant 模型而言个体交互方式更加合理,但个体的全局通信方式使得模型用来模拟传统媒体下的个体行为并不合适,并且模型中的个体不具有异质化个体属性[47]。HC&R-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N9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云;丁飞;张振江;;舆论形成和演进模型的研究综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邓磊;刘云;;虚拟社区网络中的极端个体建模与观点演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张吉军;范臧辉;;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介舆论的博弈[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4 陈成文,周秋良;人口增长、就业压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5 刘小波;;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舆情演化建模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6 李青;朱恒民;;基于BA网络的互联网舆情观点演化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2年03期
7 李国武;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及对信息的治理[J];社会;2005年04期
8 王谦;崔红艳;李睿;庞江倩;陈卫;杨胜慧;;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经验与启示[J];人口研究;2010年06期
9 陈桂茸;蔡皖东;徐会杰;晏沛湘;王剑平;;网络舆论演化的高影响力优先有限信任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李小刚;何敏华;方频捷;王海艳;;外场和惯性双重影响下的无标度网络上舆论传播动力学[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635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63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