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创业活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5:21
【摘要】:创业活动不仅能够带动就业,更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有关创业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共同关注,并取得了一些关于创业的重要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关于创业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侧重因素的静态比较,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和机理研究比较薄弱;影响创业活动的各因素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关系。 本文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按以下步骤开展了创业活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创业活动的系统分析:第一,从影响创业活动的因素分析入手,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确定影响我国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并找到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分析创业活动的产生机理,,形成创业活动的因果关系图;第二,在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确定变量中的存量与流量,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我国创业活动的系统动力SD模型;第三,针对SD模型中众多难于识别的参数(因创业统计数据样本量小,缺乏经验参数和可比性数据所致),采用了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方法及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进行了参数估计与识别;第四,对SD模型进行了系统自有的合理性检查、历史检验、灵敏度分析等系统性检验;第五,针对通过了上述检验的SD模型,根据灵敏度分析所发现的政策杠杆点和现实中的政策点,不断调整模型参数(即改变政策)运用所建立的创业活动系统仿真SD模型,进而对不同政策下我国的创业活动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使所建立的SD模型成为我国创业活动的“政策实验室”,进而完成政策优化、模拟预测等尝试性研究。 本文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应用于创业机理的研究,为创业活动的定量研究开创了新的角度,丰富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范围。本文研究得出,创业技能是控制创业活动的“系统杠杆点”,是提高创业绩效水平的关键变量。根据模拟结果得出,到2020年,我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将达到34.2。
【图文】:

因果关系图,软件操作,流图,符号


图 1-2 软件操作界面及主要流图符号Figure 1-2 Software interface and the main symbols of flow diagram是分析工具,可对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数据集分析;上列、工具列和绘图工具列。标题列显示目前正在运行的现建立、打开 Vensim 模块,建立和执行模块的模拟等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等等。绘图视窗中软件所绘出的系统动力学流图主要符号。其中(a)为状态量符号可以是常数、辅助变量及函数等;(d)为系统的(e)为物质流,(f)为信息流,本论文中表示方式相同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创业机会,综合评价指标,创业环境


图 2-1 创业机会综合评价指标Figure 2-1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ex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业环境的研究,Hammers提出了一个关于环境宽松性、传导能力和的模型。他认为,环境宽松性和传导能力呈正向关系,伴随着环境提升,企业形成率会不断提高[20]。虽然已有学者将创业与外部环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建立一个综合模型来检验创业与外部。要研究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创业难易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研究从计变的转轨经济中,创业者的决策模式和机会搜索过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总体条件影响着创业环境方方面面的因我国的创业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促进较多的创业机会。创的创业环境条件和创业环境条件。其中,一般的创业环境条件主要立的大型公司的环境因素,这些创业环境条件并不直接对创业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0;N9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斌;章德宾;邵祖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生命周期模拟研究[J];工业工程;2007年01期

2 唐靖;姜彦福;;创业活动的边界[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7期

3 李力涛;;创业理论研究的整合框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4 李青;朱仁宏;;机会观视角的创业理论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3期

5 沈超红;彭巍;;国外创业环境研究内容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蔡莉;费宇鹏;朱秀梅;;基于流程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邓强;韩林芝;;创业理论演进脉络与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3期

8 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9 王重鸣 ,阳浙江;创业理论分析——基于系统思考的观点[J];技术经济;2005年05期

10 郑炳章;李占乔;朱燕空;;基于环境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2649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649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