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复杂系统的适应性与敏感性讨论

发布时间:2020-06-18 11:47
【摘要】:80年代初,在美国新墨西哥州Santa Fe研究所(SFI),以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科学家,致力于发展他们称之为“复杂性科学(Science of complexity)"的一场革命。然而,经过几十年努力,复杂系统至今缺乏一个严格的定义。通俗地说,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特征是元素数目很多,且期间存在各种强烈的相互耦合作用,它同时具有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特性。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等大量的关键科学问题从理论上都可以归结为复杂系统问题。由于在传统的以线性和还原论思想为主导科学理论框架中难以解决,故复杂系统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近年来,复杂系统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著名的Santa Fe研究所,过去一段时间内主要以定性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发现了复杂系统一些基本特征,近几年逐渐转向定量的理论性基础研究。 由于复杂系统的开放性,它必定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针对这种共性人们建议用系统的适应性和敏感性来进行刻画。许多问题的探讨涉及到对系统的适应性和敏感性的探讨。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本文按照动力系统的理论对系统适应性和敏感性进行了讨论,尤其对平衡点吸引子的适应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内容: (1)按照动力系统理论,对吸引子的适应性和敏感性给出了数学描述性定义,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系统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同时提高系统平衡点吸引子情况下系统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并以一个三维自治系统为例,通过所提方法,该系统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均得到改善,说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 (2)通过对生物系统中常见的40种三节点三连接基序(motif)进行自适应控制,均能使它们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得到改善,说明此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对参数的数值计算,说明了此方法对参数的鲁棒性。 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N9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盘祥,王继尧,金鸿章;复杂系统的脆性与系统演化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2期

2 李以渝;试论复杂系统律:整体性原理新探索[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03期

3 赵亚丽,西广成,易建强;复杂系统中统计相关性测量的熵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4 荣盘祥,金鸿章,韦琦,闫丽梅;基于脆性联系熵的复杂系统特性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年02期

5 彭纳揆;邹素文;;论系统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J];系统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6 范冬萍;;复杂系统的突现与层次[J];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7 向馗;蒋静坪;;复杂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8年01期

8 吴红梅;金鸿章;林德明;王辉;;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风险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10期

9 吴红梅;金鸿章;;基于熵理论复杂系统的脆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刘翠兰;;试述和谐社会系统复杂性的特征[J];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红梅;金鸿章;;基于熵理论复杂系统的脆性[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六分册)[中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2 狄增如;;复杂系统研究及其对经济系统分析的影响[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杨安华;彭清娥;刘光中;;复杂系统的自组织建模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4 殷光伟;郑丕谔;;复杂系统的建模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殷光伟;郑丕谔;;复杂系统建模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王成红;王飞跃;宋苏;贺建军;;复杂系统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佩勇;张庆灵;杨晓光;杨光;张悦;;生物复杂系统及其模型化研究方法与应用[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尊栋;贾利民;柴园园;;复杂系统普适性控制方法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董淑英;王帅;;复杂系统的系统认识[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帆;;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系统整体性思维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琦;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危机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荣盘祥;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理论框架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罗吉贵;复杂系统中涌现形成机理的讨论[D];上海大学;2008年

4 郭健;突变理论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薛萍;复杂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研究及在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李玉剑;复杂系统中集体行为和临界现象的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蔡世民;复杂系统的若干动力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李志华;复杂系统中合作涌现的几种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廖守亿;复杂系统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邹盛荣;双层网、群落、级联事件等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德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李绍良;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3 王镇岭;复杂系统、科学引文网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颜克胜;基于维度约简的复杂系统异常模式原因追溯[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晔;基于非合作博弈论和脆性突变理论的复杂系统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6 郭健;基于突变理论的复杂系统的脆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孙志平;复杂系统可靠性增长管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琦;复杂系统的脆性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唐伟勤;复杂系统非线性评估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前进;复杂系统降阶相似模拟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71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