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深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及南山区垃圾处理路线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13 12:0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这在地少人多的深圳显得异常突出,因此,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和集中处理路线的设计可以为城市环境卫生规划提供决策信息。 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深圳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深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是第三产业、旅游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运用深圳市2000-2012年数据建立了深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258.8548+2.6×10-5x1-0.376997x2-2.89×10-5x3+0.004296x4分析了垃圾产生量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以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建立了能满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要求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深圳市2011年至2015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预计2015年末,深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687万吨。 预测结果显示,深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呈增长趋势,由此看来,垃圾的集中分类处理与处理路线的设计问题显得极其重要。为了本文研究的方便,本文仅对餐厨垃圾的现状及集中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圳南山区餐厨垃圾处理路线进行了设计。第一步,确定大小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数量。考虑到大小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同时使设备的投资金额尽可能的小,确定选两台大型处理设备。第二步,对南山区的分区。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考虑将南山区分成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在合适的位置安放一台处理设备,研究发现沿纬度为22.565的纬线将南山区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合理可行。第三步,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选址以及到处理中心的最优路径。为了简化问题,认为这两台大型设备安放在原有的转运站上,南北各一个,以转运站为节点,两转运站之间实际距离为权重,画出无向赋权图,转化为图论问题,再用Floyd算法确定任意两转运站之间的最短路矩阵和路径矩阵,从而确定设备的位置和处理路线,并画出处理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99.3;N941.5;TP1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瑞涵;姚远;李爱玲;熊向阳;;城市餐饮垃圾产生量预测公式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7年16期

2 楼森宇;;义乌建筑垃圾产生量估算与减废指引[J];建筑技术开发;2016年12期

3 姜丽兰;;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7年01期

4 李季;;沈阳市餐饮垃圾产生量调查与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7年04期

5 曹莉;;杭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年04期

6 曹巍;;济南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析与预测[J];环境卫生工程;2015年04期

7 高会苗;戴铁军;高晓龙;;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J];环境卫生工程;2014年01期

8 秋春童;葛新权;;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年09期

9 任绍娟;王艳秋;;北京市海淀区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J];环境卫生工程;2013年04期

10 王林昌;;组合模型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中的应用[J];环境卫生工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义;吴锋;赖梅东;;基于灰色模型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实证分析[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2 陈义;吴锋;赖梅东;;基于灰色模型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实证分析[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林子健;路良刚;李金平;王志石;陈飞鹏;;澳门特别行政区固体垃圾产生量的初步动态模拟[A];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干;魏小凤;高用贵;孙伟伟;廖晓聪;;山东省某市餐厨垃圾产生量调研分析[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5 锁志文;;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对策[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韩斌;;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管理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刘丹;黄明星;任怡然;任旭;;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特征及其可利用性[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商井远;付保荣;杨玉东;王明杰;;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9 刘艳红;周冰;;试议可持续性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10 王桂琴;张红玉;戴志锋;;基于ARIMA模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分析与预测[A];环境工程2017增刊2[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每经记者 李彪;去年246个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1.8亿吨[N];每日经济新闻;2016年

2 记者 王东亮;城区垃圾产生量持续下降[N];北京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亮 徐文营;垃圾产生量下降是如何实现的[N];经济日报;2011年

4 见习记者 李欢;沪生活垃圾产生量位列第二[N];上海法治报;2016年

5 实习生 张丽;减少垃圾比啥都强[N];工人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琰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出台[N];阜新日报;2015年

7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红;大数据助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N];铜仁日报;2019年

8 孟彩英 赵瑾 河北经贸大学;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探索[N];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

9 谈鸿;长沙垃圾 出路何在[N];大众卫生报;2000年

10 南方日报记者 辛均庆 徐林;管理缺钱农村频现垃圾河垃圾路[N];南方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荣菊;深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及南山区垃圾处理路线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金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与中转站选址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蕾;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及垃圾产生系统调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吴泽洲;建筑垃圾量化及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刘毅;北京生活垃圾计划量模型构建及预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6 陈凌缨;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预测与实证[D];华侨大学;2012年

7 高继刚;吉林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D];吉林大学;2012年

8 徐菲;城市环卫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9 陈冠华;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状况预测及效益评价[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10 张珏;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规划与物流优化分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3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753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