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非线性系统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0:26
   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科学界的重视,气象问题本质上都是非线性问题,许多气象研究和天气预报之所以不能取得根本的进展和改善,相当程度上归因于人们对非线性问题的研究还不深入,因此用非线性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来研究大气科学中的种种问题已成为当今气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研究非线性时间序列的方法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多层次性和非平稳性,对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气是一个混沌动力系统,初始时刻任何较小的误差都可能在预报中引起误差增大,进而导致预报信息的彻底丧失。初值的不完整、不准确仍然是遇到的一个困难。天气尺度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研究似乎集中在可预报性问题上,初值敏感导致可预报性,因此对非线性系统初值敏感性的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非线性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本文介绍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 EMD)的主要思想,利用lorenz系统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其对初值的敏感性。将Lorenz系统x分量在不同初值扰动下随时间演化的序列基于EMD分解,仔细比较各IMF分量对初值扰动的敏感程度,观察Lorenz系统的IMF分量是从哪个层次首先分离,即从高频还是低频。研究结果,发现初值敏感性是非线性现象的一个普遍特征。由于混沌系统具有对初始值的敏感性,初始值的微小误差就会引起未来状态预测值的较大误差。而且,随着预测时间的不断加长,预测误差会逐步增加。同时初值不同,敏感程度不一,也就是说因为各初值误差放大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即初值的选取也是影响可预报性的问题之一。用EMD分解后各IMF分量分离速度更快,研究结果与和传统的结论气候预测短期可能,而长期不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在分析Lorenz系统在某个区域的预报性问题时,结合EMD方法进行分层后对其中低层次的一个或几个IMF分量进行研究,低层次IMF分量虽然包含的信息少于高层次的,对短期气候预测帮助不大,但对大尺度的天气变化可能趋势,即长期气候预估是存在可能性的。对气候预测周期加长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气候系统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气象中分析的时间序列一般是低层次系统的,能否从低层次的时间序列了解到高层次系统的尺度信息就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引用了一个由Logistic模型与Lorenz模型构建的两层系统模型,在不同的控制参数下,分别应用功率谱分析法和小波变换对低层次系统的输出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取与分离高层次系统的尺度变化信息。结果表明,在高层次系统(Logistic模型)处于稳定的周期解的情况下,导致低层次系统(Lorenz系统)处于定常态与混沌态之间或两个不同的混沌态之间的交替演化,我们能够较准确的从低层次系统中得到高层次系统演化的准周期变化信息;当高层次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仍然能够从低层次系统中得到高层次系统的演化特性,但由于非线性耦合作用,低层次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更为复杂,出现了更大尺度的时空变化,低层次系统所包含的信息更丰富,导致了两层气候系统模型有着比混沌系统更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3)现有气候预测方法的数学基础均假设时间序列是线性和平稳的,实际观测数据特别是气候序列普遍具有层次性、非线性和非平稳性,这给气候预测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即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 EMD)方法将气候序列作平稳化处理,得到一系列平稳分量-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其次,利用均生函数MGF模型获得各分量的初次预测值;最后,在最优子集回归OS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或逐步拟合一部分预测值,构建两种预测方案达到提高预测的目的。典型气候序列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平稳化性的IMF分量,尤其是特征IMF分量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它对原序列趋势的预测有重要指示意义。该模型为气候预测(评估)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丰富了气候的层次性理论。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N941;O415.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非线性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主要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EMD方法检测LORENZ 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
    2.1 引言
    2.2 EMD 方法和LORENZ 系统
        2.2.1 EMD 方法
        2.2.2 Lorenz 模型
    2.3 初值敏感性分析
        2.3.1 第一类数值试验
        2.3.2 第二类数值试验
        2.3.3 第三类数值实验
    2.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气候系统的层次结构和非平稳行为
    3.1 引言
    3.2 层次系统的构建
        3.2.1 高层次系统周期性演化
        3.2.2 高层次系统非周期性变化
    3.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EMD 方法的观测数据信息提取与预测研究
    4.1 引言
    4.2 旱涝序列的IMF
    4.3 基于IMF 的气候预测模型构建
        4.3.1 方案一:直接拟合与预测
        4.3.2 方案二:逐步拟合与预测
        4.3.3 北半球树木年轮序列的预测试验
        4.3.4 气候序列的特征层次
    4.4 模型的预测性能分析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加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平,丑纪范;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定性理论及其应用[J];大气科学;1998年04期

2 赵明华,陈艳平,陈昌富,杨宇;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结构体的稳定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丑纪范;为什么要动力-统计相结合?——兼论如何结合[J];高原气象;1986年04期

4 卞建春,杨培才;关于大气过程可预报性问题的一些讨论[J];高原气象;2003年04期

5 穆 穆,李建平,段晚锁,王家城,丑纪范;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理论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年02期

6 胡劲松,杨世锡,周方洁,吴昭同;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基于EMD的HT和Winger分布时频分析比较[J];汽轮机技术;2003年05期

7 赵犁丰,张晓亮,宋洁;利用EMD方法和小波变换进行信号奇异性检测[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林振山,鲍名;气候多层次的趋势预报[J];热带气象学报;2001年02期

9 苗娟,林振山;我国九大气候区降水特性及其物理成因的研究Ⅱ——我国各区降水与环流因子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德二,刘传志;《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续补(1980—1992年)[J];气象;1993年11期



本文编号:2875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875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9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