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一株耐盐碱溶磷菌溶磷特性及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19 15:23
【摘要】:磷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须元素之一,据报道我国土壤缺磷现象十分严重,约有74%的耕地土壤缺磷,而其中却含有大量的无效磷。充分利用土壤中的难溶性磷酸盐是解决土壤缺磷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土壤缺磷问题的根本。溶磷菌是一类能将难溶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的微生物。因此,溶磷菌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壤难溶磷的利用、土壤缺磷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盐碱土壤具有较高的盐分和pH,肥力贫瘠,不仅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寻求高效的盐碱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改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为探究一株耐盐碱溶磷菌的分类地位及溶磷特性,并探索得到一种适合甘肃省盐碱土壤的改良剂,初步得到以下几个试验结果:1.采用溶磷圈法分离溶磷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量,得到编号为C9-41、Y3-35、C5-411、C5-410、Y3-51菌株的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D/d)1.6,其中菌株Y3-35的溶磷能力最好(P0.05),溶磷量最高可达206.06 mg/L,菌株Y3-35溶磷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2.利用不同NaCl浓度梯度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耐盐试验,不同pH梯度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耐碱试验,采用传代培养法判定其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菌株Y3-35在NaCl含量≤10%、7≤pH≤12的条件下均能生长,该菌株在第1、5、10、15、20代的平均溶磷量和平均pH分别保持在(163.06±8.27)mg/L和4.92±0.10。3.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Y3-35进行分类鉴定,鉴定其为Pantoea theicola的近缘种。4.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溶磷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得到菌株Y3-35的最佳溶磷条件为:葡萄糖20.0 g/L;蛋白胨15.0 g/L;氯化钠2.5 g/L;温度24°C,其他同原培养基。5.利用溶磷菌菌悬液(菌悬液:土=1 mL:12 g)、磷石膏(磷石膏:土=1 g:100g)、熟牛粪(熟牛粪:土=1 g:100 g),对比研究改良剂单施和配施处理对盐碱土壤酶活力、化学性质和玉米长势等指标的影响,评估改良剂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各试验组盐碱土壤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盆栽试验盐碱土壤改良效果依次为磷石膏、熟牛粪、溶磷菌菌悬液组(PNJ)熟牛粪组(N)熟牛粪磷石膏组(PN)熟牛粪菌悬液组(NJ)磷石膏菌悬液组(PJ)磷石膏组(P)菌悬液组(J)对照组(CK)无玉米对照组(CK_0),与玉米生长指标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同时施加磷石膏、熟牛粪、溶磷菌菌悬液组(PNJ)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最为明显,其土壤pH和电导率分别比CK组下降了5.0%、17.0%,其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氮含量和有机质分别比CK组增加了586.1%、94.8%、22.3%、89.9%,其土壤中的脲酶活力、碱性磷酸酶活力、中性磷酸酶活力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分别比CK组提高了231.4%、24.2%、175.3%、42.8%。菌株Y3-35溶磷能力较好,耐盐碱特性较强,具有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盐碱土壤中溶磷菌的应用提供菌株支持;应用于PNJ组的改良剂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在甘肃省盐碱土壤改良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建议按照该配方对甘肃省盐碱土壤进行改良。
【图文】:

溶磷,菌株,溶磷量,溶磷菌


图 3.1 菌株 Y3-35 产生的溶磷圈Phosphorus solubilizing circle generated b果力较好的 5 株溶磷菌株(D/d≥1.6磷培养的 144 h 内,菌株溶磷量整定的趋势;pH 整体呈现出先迅速图 3.2)。其中菌株 Y3-35 在前 144 h 株溶磷量在第 72 h 更是达到了 206株作为后续研究的供试菌株。

溶磷量,菌株,动态变化,溶磷菌


图 3.1 菌株 Y3-35 产生的溶磷圈Figure 3.1 Phosphorus solubilizing circle generated by strain Y3-35.2 溶磷菌复筛结果对初筛结果溶磷能力较好的 5 株溶磷菌株(D/d≥1.6)进行复筛,结果5 株溶磷菌在液体溶磷培养的 144 h 内,菌株溶磷量整体呈现出先迅速增减小,最后基本稳定的趋势;pH 整体呈现出先迅速减小后缓慢增大,,保持稳定的趋势(图 3.2)。其中菌株 Y3-35 在前 144 h 内的溶磷量明显高株的溶磷量,该菌株溶磷量在第 72 h 更是达到了 206.06 mg/L;pH 在第 3.7,因此将该菌株作为后续研究的供试菌株。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4.3;S1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拿大生物学家研制出可在盐碱土壤种植的植物[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0年03期

2 安延儒;康地宝──盐碱土壤改良之宝[J];新农业;2001年06期

3 张庆涛;弥鸿喜;;高速公路盐碱土壤绿化技术初探[J];河北林业科技;2008年05期

4 石伟;高野哲夫;柳参奎;;盐碱土壤与非盐碱土壤微生物的抗盐碱特性[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1年06期

5 范建征 ,施建国 ,孙建新 ,陈金胜;浅谈盐碱土壤的综合治理[J];石河子科技;2002年04期

6 姜国良,刘云,刘文文;盐碱土壤修复材料对作物生长影响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朱化安;盐碱土壤改良种稻措施[J];垦殖与稻作;2004年02期

8 张广志;周红姿;杨合同;赵晓燕;;盐碱土壤中耐盐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9 王敏;刘永民;;腐殖酸强化脱硫石膏改良油污盐碱土壤的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0年02期

10 邓绍云;邱清华;;中国盐碱土壤修复研究综述[J];北方园艺;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晓霞;王学君;刘兆辉;郑东峰;江丽华;;盐碱土壤生物改良利用的研究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2 张瑞萍;李亚珍;徐康宁;邸娜;夏美茹;孙志惠;任素樱;张永胜;;利用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河套地区盐碱地[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史建兵;盐碱土壤改良试验全面启动[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2 记者 毛庆 通讯员 崔雯鸿;南农教授盐碱土壤成功培育玫瑰花[N];南京日报;2012年

3 记者 王海滨;山西中日合作治理盐碱成效明显[N];科技日报;2003年



本文编号:2633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33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