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微生境改良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03:14
【摘要】: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需要为植物生长营造一个稳定、适宜的微生境。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微生境改良技术,本研究以山西吉县东城及蔡家川流域的干旱陡坡为研究对象,对东城不同整地方式的造林地进行调查,并在蔡家川流域布设不同覆盖措施、不同保水剂用量及不同供水袋渗灌孔径的造林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整地方式以及不同试验处理造林栽植穴的土壤理化性质、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并运用方差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回归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结果如下:1)生长季(2015年4-10月)结束后,各整地方式造林栽植穴0-6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水平阶(11.86%)鱼鳞坑(11.04%)打孔(9.86%)对照(8.02%);土壤容重分别为:水平阶(1.32g/cm3)鱼鳞坑(1.38g/cm3)打孔(1.40g/cm3)对照(1.46g/cm3);有机质含量分别为:水平阶(17.89g/kg)鱼鳞坑(17.16g/kg)打孔(16.55g/kg)对照(15.40g/kg);造林苗木的保存率分别为:水平阶(86.7%)鱼鳞坑(80.0%)打孔(73.3%);苗高生长量分别为:水平阶(13.5cm)鱼鳞坑(10.6cm)打孔(7.7cm)。水平阶整地改善造林地土壤微生境的效果最为显著,鱼鳞坑整地和打孔整地效果次之,但均高于对照,且水平阶整地和鱼鳞坑整地地表扰动面积及投入成本比打孔整地大。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时,建议采用地表扰动面积及投入成本较小,且造林苗木存活及生长同样较好的打孔整地。2)2015年4月1-20日,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和地表覆膜处理的土壤累积蒸发量分别为 4.37、19.69、13.83mm,较对照分别减少 82.73%、22.28%、45.38%;生长季结束后,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和地表覆膜处理的造林栽植穴0-6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4.51%、13.01%、13.18%,较对照分别增加3.47、1.97、2.14个百分点;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96.7%、90.0%、93.3%,较对照分别提高33.4、26.7、30.0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0.55、9.45、8.98cm,较对照分别提高54.69%、38.56%、31.67%。土中覆草措施改善造林地土壤微生境的效果最为显著,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时,建议选择土中覆草措施。3)生长季结束后,穴施保水剂0g/株、10g/株、20g/株、30g/株,灌水量为1L/株时,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66.7%、73.3%、66.7%、60.0%;灌水量为2L/株时,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70.0%、76.7%、86.7%、80.0%;灌水量为3L/株时,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76.7%、80.0%、86.7%、93.3%。造林苗木的苗高和新枝生长量在灌水量为3L/株时,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灌水量为1L/株、2L/株时,保水剂用量大于20g/株后,苗高和新枝生长量不再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过量的保水剂对造林苗木的成活及生长有阻缓作用,增大灌水量,可减小这种不利影响。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时,增加保水剂用量的同时需增大灌水量。4)壤中供水袋渗灌试验(2015年4月1日-5月20日)结果表明:中等孔径渗灌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增加到18.90%后稳定在19.07%左右;大孔径渗灌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急剧上升到19.55%后降至7.17%;小孔径渗灌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下降到6.15%;定期浇水(每5天浇水1L)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在17.28%左右波动;对照土壤含水量从15.02%下降到5.06%。生长季结束后,定期浇水、中等孔径、大孔径及小孔径渗灌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86.7%、90.0%、73.3%、63.3%,较对照分别提高 26.7、30.0、13.3、3.3 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0.8、10.6、7.5、6.9cm,较对照分别提高92.86%、89.29%、33.93%、23.21%。定期浇水和供水袋中等孔径渗灌处理提高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促进造林苗木成活和生长的效果较显著,但采用供水袋中等孔径渗灌时每公顷造林地比定期浇水可节水11.20t。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时,建议采用中等孔径供水袋进行壤中渗灌。
【图文】:

示意图,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图3-1供水袋结构示意图逡逑Fig.3-1邋Structure邋diagram邋of邋water邋supplying邋bag逡逑

示意图,示意图,水分,水袋


这样就避免了苗木栽植后由于一次大量灌水水分深层入渗造成的水分浪为多孔型,避免了壤中渗灌堵塞的问题;水袋材料为可降解的壳聚糖,减少环境的污染。使用该供水袋对苗木根系进行壤中渗灌,成本较低且操作方_邋I,邋I,,umii邋邋—邋邋邋—??*-邋"邋^逡逑—vu」逡逑图3-1供水袋结构示意图逡逑Fig.3-1邋Structure邋diagram邋of邋water邋supplying邋bag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天平;史征;刘永萍;田云峰;吴圣华;;深沟造林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和盐分变化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2 范富;张庆国;邰继承;侯迷红;孙德智;王闪闪;张佳楠;;玉米秸秆夹层改善盐碱地土壤生物性状[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3 何玉惠;刘新平;谢忠奎;;红砂灌丛对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富集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4 刘洋;龙凤;李绍才;王琴;孙琦;;保水剂和PAM对人工土壤颗粒水分蒸发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2015年02期

5 李洪兵;赵西宁;王娟;黄俊;高晓东;;生草和树枝覆盖对果园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1期

6 李艳;刘海军;黄冠华;;麦秸覆盖条件下土壤蒸发阻力及蒸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7 李虹辰;赵西宁;高晓东;王荚文;史银光;;鱼鳞坑与覆盖组合措施对陕北旱作枣园土壤水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8期

8 李星辰;杨吉华;于连家;马胜国;张国庆;艾钊;胡建朋;;石灰岩山地不同整地方式对侧柏林土壤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03期

9 李民义;张建军;王春香;王丹丹;;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3期

10 张利平;;浅析造林整地方法对水土保持幼林生长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萍;陕北黄土区两种整地植被恢复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史晓鹏;不同覆盖方式对油松人工公益林造林效能的影响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志超;不同整地措施对桉树幼林生长及林地环境变化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3 李虹辰;黄土丘陵区旱作枣园鱼鳞坑与覆盖措施土壤水分动态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晶;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鱼鳞坑整地规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严超;南方酸性坡耕地土壤改良剂应用效果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6 苟斌;渭北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1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41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