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金沙江大具阶地与玉龙雪山冰期系列

发布时间:2020-07-08 14:20
【摘要】:玉龙雪山(5596m)更新世存在昆仑冰期(MIS18-16)、倒数第三次冰期(MIS12)、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和末次冰期(MIS2)四次冰川作用,其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在玉龙雪山北部的大具盆地沉积。金沙江从玉龙雪山西北侧突破玉龙和哈巴雪山的挟持后,流入大具盆地并在大具盆地内部形成河流阶地状地形。通过野外系统考察和室内数据分析,综合研究阶地级数、海拔高度、年代以及玉龙雪山冰期得到以下认识: (1)通过对研究区的地球化学元素和磁化率进行分析,指示各级阶地形成时的古环境普遍较为干冷,干冷程度存在差异,结合实地考察时的地貌,认为大具盆地内部发育四级阶地,海拔高度分别为1650m、1700m、1740m、1780m。结合年代资料系统分析了大具盆地阶地的形成规律,大具盆地的阶地是以其他第四纪沉积物作为“基岩”在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侵蚀阶地,河流阶地级数少于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发育模式为“冰期堆积,间冰期下切”和“冰期-间冰期转型期下切,冰期堆积”。 (2)金沙江大具T1、T2、T3、T4阶地分别对应深海氧同位素的MIS1、MIS2、MIS8-6、MIS18-16阶段,其形成时代分别为全新世、末次冰期、中梁赣冰期和昆仑冰期。大具阶地序列和玉龙雪山冰期序列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3)全新世河流阶地计算得到的下切速率一定会大于河流长期的下切速率,不能简单地用全新世的河流下切速率衡量山体抬升。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931.1;P53
【图文】:

示意图,河流阶地,示意图,阶地


范畴概念和研究内容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相关的,沿河流或废弃河流分布的元有阶地后缘、阶地坡麓、阶地面、阶地斜坡和阶地前是构成河流阶地的主要形态单元,分别反映出阶地形成过程。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演变的历史产物,它记录了信息,是剖析河流历史演变的关键地貌体[1-10]。类因研究和应用的目的不同,分类方案诸多,其中为大形态特征分类[1,2]等。根据河流阶地的结构和形态特征积阶地(T2)、基座阶地(T1),如图 1.1。

总体框架,玉龙雪山


处理和分析测试阶段的阶地样品进行处理,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地球化学元代测量分析。具盆地内部河流阶地及其与玉龙雪山的关系盆地内部的河流分布、特征、阶地序列,进一步研究玉龙雪山间的关系。究总体框架见图 1.2

位置图,盆地,民族乡,金沙江中游


研究区内自然条件特征.1 自然环境特征.1.1 地理位置大具盆地是长江上游金沙江中游的一个小型盆地(面积约为 36 km2),位于云南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北部大具乡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民族乡江边之间。金沙江突破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5396 m)的挟持后,从西面流入该盆地,呈形转而从盆地北面流出(图 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培华;中国第四纪气候演变与庐山“冰川遗迹”问题[J];冰川冻土;1982年03期

2 崔之久,谢又予;论分歧的现状和展望——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J];冰川冻土;1984年03期

3 崔之久,谢又予,李洪云;四川攀西螺髻山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与冰期系列[J];冰川冻土;1986年02期

4 刘耕年;川西螺髻山冰川侵蚀地貌研究[J];冰川冻土;1989年03期

5 夏正楷;太白山古冰川地貌与地质构造[J];冰川冻土;1990年02期

6 赵希涛,曲永新,李铁松;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7 郑本兴;云南玉龙雪山第四纪冰期与冰川演化模式[J];冰川冻土;2000年01期

8 史正涛,张世强,周尚哲,李吉均;祁连山第四纪冰碛物的ESR测年研究[J];冰川冻土;2000年04期

9 张威;闫玲;崔之久;;山地冰川冰斗发育的控制因素与气候变化[J];冰川冻土;2008年02期

10 施雅风;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J];冰川冻土;1998年03期



本文编号:2746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46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