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矿排土场恢复植被土壤生物活性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06:35
【摘要】:本文以海州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选取刺槐林、榆树林、荆条林、杠柳林和玉米作物5种恢复植被,以玉米作物为对照,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不同恢复植被土壤生物活性季节性变化,包括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特征、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及其特征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性变化及其特征,探讨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间的相关关系及不同恢复植被下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刺槐林土壤pH值、全氮、碱解氮和全磷含量最高,榆树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杠柳林土壤全钾和有效钾含量最高,玉米作物土壤容重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土壤温度随季节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土壤含水率随季节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波动性变化,不同恢复植被土壤理化性状随深度呈不规则变化。不同恢复植被土壤酶活性随季节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榆树林过氧化氢酶活性平均值最大,玉米作物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平均值最大,且土壤酶活性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恢复植被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玉米作物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平均值最大,且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理化性状间相关关系显著(P0.05),且土壤容重、含水率、全钾、碱解氮、有效钾和有机质是排土场土壤生物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数量、土壤容重、含水率、pH值、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机质是影响排土场土壤质量的主要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S151.9
【图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2 标准地环境情况Tab.2.2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月份 温度(℃) 相对湿度(%) 照度(klux) 风速(m·s-1)4 月份 22.00 40.06 24.13 0.375 月份 26.04 42.04 31.00 1.216 月份 29.10 44.22 35.94 2.047 月份 33.02 36.98 13.73 0.428 月份 29.64 29.30 13.51 0.479 月份 21.74 36.28 14.09 0.3410 月份 15.38 17.14 28.15 1.0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2 标准地环境情况Tab.2.2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月份 温度(℃) 相对湿度(%) 照度(klux) 风速(m·s-1)4 月份 22.00 40.06 24.13 0.375 月份 26.04 42.04 31.00 1.216 月份 29.10 44.22 35.94 2.047 月份 33.02 36.98 13.73 0.428 月份 29.64 29.30 13.51 0.479 月份 21.74 36.28 14.09 0.3410 月份 15.38 17.14 28.15 1.05
7 月份 33.02 36.98 13.73 0.428 月份 29.64 29.30 13.51 0.479 月份 21.74 36.28 14.09 0.3410 月份 15.38 17.14 28.15 1.05图 2.1 刺槐林概况 图 2.2 榆树林概况Fig.2.1 Picture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Fig.2.2 Picture of Ulmus pumila
本文编号:2792652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S151.9
【图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2 标准地环境情况Tab.2.2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月份 温度(℃) 相对湿度(%) 照度(klux) 风速(m·s-1)4 月份 22.00 40.06 24.13 0.375 月份 26.04 42.04 31.00 1.216 月份 29.10 44.22 35.94 2.047 月份 33.02 36.98 13.73 0.428 月份 29.64 29.30 13.51 0.479 月份 21.74 36.28 14.09 0.3410 月份 15.38 17.14 28.15 1.0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2 标准地环境情况Tab.2.2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月份 温度(℃) 相对湿度(%) 照度(klux) 风速(m·s-1)4 月份 22.00 40.06 24.13 0.375 月份 26.04 42.04 31.00 1.216 月份 29.10 44.22 35.94 2.047 月份 33.02 36.98 13.73 0.428 月份 29.64 29.30 13.51 0.479 月份 21.74 36.28 14.09 0.3410 月份 15.38 17.14 28.15 1.05
7 月份 33.02 36.98 13.73 0.428 月份 29.64 29.30 13.51 0.479 月份 21.74 36.28 14.09 0.3410 月份 15.38 17.14 28.15 1.05图 2.1 刺槐林概况 图 2.2 榆树林概况Fig.2.1 Picture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Fig.2.2 Picture of Ulmus pumila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王道涵;刘锋;祝畅;刘志斌;;露天矿排土场边坡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环境解释[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2 闫晗;葛蕊;潘胜凯;郭璐璐;范君;吴祥云;张洋;;恢复措施对排土场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4年02期
3 李轶;唐佳妮;吕绪凤;张镇;张玉龙;;施用沼肥对设施土壤真菌动态变化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3年05期
4 尤海舟;葛春;王超;毕君;;冀东铁矿2种恢复模式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9期
5 常英;依日娜;李季;赵丽丽;;黑岱沟煤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刘华;李璐;张文兴;;茂名油页岩废渣场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变化的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刘善江;夏雪;陈桂梅;卯丹;车升国;李亚星;;土壤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1期
8 牛星;蒙仲举;高永;蓝登明;;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植被群落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9 曹成有;陈家模;邵建飞;崔振波;;科尔沁沙地四种固沙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季节动态[J];生态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徐雁;向成华;李贤伟;;土壤酶的研究概况[J];四川林业科技;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792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9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