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探寻延庆地质公园内文化遗产中的地学旅游价值及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0-08-14 10:46
【摘要】:北京延庆县作为中国北方燕山运动的重要体现地区,拥有众多地壳运动塑造的地质遗迹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延庆地质公园以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为特色,由两个园区和两条科学考察路线组成,二者完美诠释了延庆地质公园的自然与文化双重价值。科考西线上的“千古之谜”古崖居,以其独特的建筑景观以及其神秘的来历吸引着众多游人前去—探究竟;科考东线上的八达岭长城以其雄伟的建筑工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中外游客所熟知。然而在这些著名的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地质学价值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古人们何以将族人的聚落选在那片山头?而明代皇帝为何在那里修筑万里长城?除了有其特定的时代原因外,探究其中的地质科学原因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护地质遗迹是进行地球探索的基础,延庆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其地质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典型的文化遗产与地质遗迹相结合模式,更为延庆地区的地质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从保护地质遗迹的角度出发,地质旅游的发展更有利于保护地质遗迹。本文重点探讨古崖居以及八达岭长城作为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地学旅游价值,从文化背景与地质背景角度分析了古崖居和八达岭长城的建筑学及地学意义。重点研究了作为八达岭长城基座岩体的“八达岭花岗杂岩”的岩相学特征。引入泰山世界地质公园文化遗产与地质遗迹完美结合的典范,对比研究如何在延庆地质公园内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地学旅游价值,将文化与地质结合开发地质旅游项目,寻找延庆地区地质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942;F592.7
【图文】:

延庆,园区,划分图,遗迹


于燕山沉降带西端,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地形复杂,呈口袋状向西南开口,地貌逡逑类型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拟建的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381km2。整个地质公逡逑园由龙庆峡和千家店两个园区,及两条科学考察路线组成(图2-1)。龙庆峡园逡逑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为特征,千家店园区以硅化木化石群为主体,结逡逑合各种构造遗迹、沉积遗迹、古生物化石遗迹为园区重要地质遗迹点。科考西线,逡逑路线以松山——古崖居——野鸭湖一线为主体;科考东线,路线以八达岭长城一逡逑一莲花山——四海火山盆地一线为主体。逡逑拟建延庆世#地质公园函区划分图,卷、逡逑g逦\逦I逦一科学■路线逡逑媝水域逡逑二邋s邋s逡逑\逦N逦?逦&政府逡逑\逦f逦?地质遗迹点逡逑(|逦2逦4逦6逦*逦IJkB逦辱:区逡逑1邋1邋1逦逦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公园(地质遗迹rwjiwur究中逡逑图2-1拟建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园区划分图逡逑4逡逑

全貌


—古崖居逡逑古崖居遗址位于北京延庆县西张山营西北的一条峡谷中,距离八达岭长城逡逑20公里,是华北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遗址(图3-1)。在一逡逑条不到10米宽的山沟两侧,距离谷底近10万平方米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逡逑着人工凿刻的147个石室。智慧的古人将家园选于此处,充分地利用了花岗岩结逡逑构致密坚硬,抗压强度高,岩体巨大,中间无软弱岩石夹层,不易坍塌,三组节逡逑理发育等岩石学特性。全部石室均依花岗岩节理而凿,一方面有利于开凿工程进逡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石室的稳固性。逡逑置身古崖居石室之中凝神冥思,宛若置身于历史的藏经阁,所有的石穴都逡逑如同无字的书,再现当时的金戈铁马、刀耕火种,让后人从凝重的空气里读出豪逡逑迈

游览路线


古崖居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迷宫”、北京第二个周口店、北京的敦煌、人文逡逑艺术的“哥德巴赫猜想”。中科院中国建筑学会会长杜宪舟先生更是赞誉之为建筑逡逑史上的空白,文物史尚待雕琢的宝玉,旅游业养在深闺未世的美女。(图3-2)逡逑古崖居游览路线图逡逑后山景区■邋y逡逑第二道山寨门逡逑来石y逦—线天逡逑龙爪石?逦、逡逑泉观景台洕1逡逑u逡逑V逦^邋t:逡逑占崖老逡逑I邋iiM邋?观景台j逡逑古探幽逡逑第一道山寨门\逦/逡逑y舂荫茶舍逡逑f灥洞逡逑、奚王,逡逑小木屋#逡逑知票i丨逡逑(UU'-逡逑丑牛.间逡逑 ̄?W邋M邋I逦望湖宾m邋〖'办公^二逡逑?景点逦糊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泽成;嵩山跻身首批国家地质公园[J];河南地质;2001年01期

2 ;地质公园又添33家黄山等列入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J];广西地质;2002年02期

3 ;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J];国土资源通讯;2002年01期

4 袁可林 ,郑红媛;我国地质公园家族又绽新花 嵩山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7期

5 卢地矿;豫西深山有奇景 请到河南卢氏来——河南狮子评地质公园剪影[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7期

6 狄调文;云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开始接受国家“体检”[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7 焦国文;云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验收[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12期

8 ;2002年已揭碑开园的国家地质公园[J];国土资源通讯;2003年07期

9 刘家仁;地质公园及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J];贵州地质;2004年01期

10 刘家仁;我国公布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贵州四个公园榜上有名[J];贵州地质;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岩;;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展陈大纲(第二稿)[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逊;任景明;;地质公园的地球科学基础和生态学意义[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王志刚;;地质公园调查[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浦庆余;;地质公园——意义和作用[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5 翟辅东;;南岭国家地质公园群构建探讨[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伏庆是;刘钟伟;;附录 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巡礼[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晶;张燕如;;规划建设是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的根本[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同德;;略论地质公园规划内容与编制程序[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万宁华;黄东如;王和平;;浅谈象山地质公园的申报[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春生;;第三章 广东省的地质公园与人文风貌[A];山语清音——第二届地学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亚星;黄山——首列世界地质公园 先有三顶全球桂冠[N];安徽日报;2004年

2 记者 王玉平;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授匾[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陈静;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艾子;让地质公园“动”起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记者 夏s

本文编号:2792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92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