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23 17:55
   由于采矿活动对矿区地表的破坏,使得煤矿区土壤团聚体遭到严重破坏、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养分极度缺乏、土壤微生物缺失、不适于植被种植。而良好的土壤结构是土壤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土壤的肥力。 本文采用煤矸石、粉煤灰与污泥混合作为矿区复合基质,根据配比不同分为三种处理,同时引入菌根技术,对同一配比采取接种从枝菌根真菌(AMF)和不接种处理。分析测试从2009年到2013年矿区不同修复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及水解酶随复垦时间的动态变化,土壤团聚体的组成随时间的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形成因子进行分析,以期为矿区土壤重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通过实验,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试验区土壤基本性质随时间的变化表明矿区土壤质量状况一直好转。土壤的容重不断下降,孔隙度不断增加,接种处理状况明显好于未接种处理;煤矸石、粉煤灰和污泥按质量比为65:5:30混合均匀的基质容重、孔隙度变化在三种处理中效果最好,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变化表明添加污泥和接种处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进而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基质中总氮的变化表明植物生长在适应了土壤环境后,植物根系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形成根瘤,增加了植物的固氮量,接种后效果更明显。复垦4年,基质中没有施加磷肥,由于植物的吸收和雨水冲刷导致基质中的速效磷含量一直减少。接种丛植真菌后植物长势良好增加了土壤中水解酶含量。 (2)试验区土壤团聚体的组成随时间的变化及其稳定性表明复垦前后土壤中的团聚体都是0.25mm的团聚体最多,但随修复时间的延长,0.25mm的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变使得其含量明显减少;0.25-0.5mm土壤团聚体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增加后减小,2mm和0.5-2mm土壤团聚体随复垦时间的增加含量在不断增加,接种处理比未接种处理含量高,说明接种可以明显促进土壤中大团聚体的形成。不同复垦基质各级干筛团聚以0.5-2mm土壤团聚体的含量最多,而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却是以0.25mm土壤团聚体为主,说明团聚体抗水冲击性差;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后土壤中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SA)增加了10%、0.25mm团聚体的破坏率(PAD)减少了8%,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增加了0.1mm,说明接种处理增强了团聚体的水稳定性。 (3)在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作用中有机质主要对有机质促进土壤中0.5mm团聚体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蔗糖酶主要对2-0.5mm和0.5-0.25mm团聚体的形成起作用;脲酶对0.5-0.25mm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酸性磷酸酶对0.25mm团聚体的形成起促进作用。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RSP)作为一种糖蛋白,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性质,对促进土壤颗粒形成微小团聚体非常重要。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X144;X171.4
【文章目录】:
论文审阅认定书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土壤团聚体概述
    1.3 土壤团聚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案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4 分析指标及测定方法
    2.5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
3 复垦试验区基质基本性质的变化
    3.1 复垦试验区基质理化性质随时间的变化
    3.2 复垦试验区基质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3.3 基质水解酶含量随复垦时间的变化
    3.4 土壤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4 接种 AMF 对试验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影响
    4.1 试验区土壤团聚体含量随复垦时间的变化
    4.2 试验区球囊霉素的含量随复垦时间的变化
    4.3 接种 AMF 对试验区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影响
    4.4 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5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因子分析
    5.1 有机质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作用
    5.2 土壤酶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作用
    5.3 土壤中球囊霉素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作用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0条

1 史奕,陈欣,沈善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2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3 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4 宁丽丹,石辉,周海军,刘世荣;岷江上游不同植被下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5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刘玮;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王海霞;孙红霞;韩清芳;王敏;张睿;贾志宽;聂俊峰;刘婷;;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4期

7 陈晓侠;梁爱珍;张晓平;;土壤团聚体固碳的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7期

8 李凯;;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和碳量分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9 蒲玉琳;林超文;谢德体;魏朝富;倪九派;;植物篱-农作坡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1期

10 张寅寅;孙仲秀;顾欣燕;刘杨杨;李晓;;不同深度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8期

11 Donald W.Fryrear,陈敏才;用快速旋转筛测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J];中国水土保持;1987年02期

12 罗美;周运超;;白云岩发育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制[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3期

13 谭秋锦;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杜虎;杨钙仁;范夫静;;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14 王丽;李军;李娟;柏炜霞;;轮耕与施肥对渭北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15 郑子成;王永东;李廷轩;杨玉梅;;退耕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1期

16 仇建飞;窦森;邵晨;李明敏;安丰华;;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1年04期

17 张孝存;郑粉莉;王彬;安娟;;不同开垦年限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8 吕文星;张洪江;王伟;杜士才;吴煜禾;何萍;肖莉;;重庆四面山不同林地土壤团聚体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4期

19 廖超林,何毓蓉,徐佩;泥石流源地土壤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以蒋家沟为例[J];地球与环境;2005年04期

20 张曼夏;季猛;李伟;刘华存;王彦杰;张林;潘开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2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维;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2 曹良元;土壤团聚体组成及耕作方式对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黄学茹;土壤电场与有机大分子的耦合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4 李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特殊离子效应初探[D];西南大学;2014年

5 杨慧荣;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卢金伟;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苏静;宁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库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胡宇;不同大小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D];西南大学;2007年

9 陈山;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质和铁铝氧化物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梁斐斐;微域尺度土壤团聚体的空间异质性对酸性土壤中自养硝化作用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94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94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