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苏里格东南区古地貌恢复及其与气水分布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26 01:19
  综合运用沉积古地质分析法、印模法、残厚法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南区前石炭纪岩溶微地貌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数据对其气水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发现研究区奥陶纪末岩溶古地貌形态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发育2类二级古地貌单元和9类三级古地貌单元,其中岩溶斜坡为主体地貌单元,主要发育上斜坡、下斜坡、一级残丘和二级残丘,局部发育古洼地和古沟槽;研究区马家沟组上组合气水分布主要表现为西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富气,中西部地区富水的特征。结果表明:综合以本溪组顶部8#煤层为上基准面的石炭系印膜厚度、以K3标志层为下基准面的残余厚度及其各自与平均厚度间的相对差值,可对研究区岩溶微地貌进行有效刻画;古残丘及上斜坡地区是有利天然气富集高产区;水层、气水同产层因受燕山期地层翘倾影响,多分布于研究区中西部古岩溶上斜坡地区;古洼地、古沟槽溶蚀淋滤作用较弱,虽不利于天然气富集,但仍有少量低产气井分布。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9,3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苏里格东南区古地貌恢复及其与气水分布关系


苏里格东南部区域地质概况Fig.1GedogicaloverviewofthesoutheasternregionofSulige

苏里格


第3期张晨等:苏里格东南区古地貌恢复及其与气水分布关系图2苏里格地区东南部前石炭纪古地质特征Fig.2AncientgeologicalofthePre-CarboniferousinthesoutheasternpartoftheSuligeArea表2不同岩性的地表孔隙度[25]Table2Surfacelithologyofdifferentlithology岩性泥岩砂岩粉砂岩灰质粉砂岩煤层地表孔隙度/%5234504152经计算,该区本溪组砂岩平均压实率为28.7%,泥岩及煤层压实率为63%左右。在对本溪组地层进行去压实校正之后,得到本溪组原始沉积厚度等值线图,进而表征古地貌形态(图4)。可知,其整体反映了奥陶末期苏里格东南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貌形态,与古地质图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西北部及东北部地层厚度相当,多分布于10~17m之间,向南地层厚度逐渐增大。南部地区表现出沟脊相间的特征,桃2-36-2井—苏93井、桃2-30-14井—桃47井、陕50井—桃2-30-25井均呈现为北西-南东向展布特征,地层最厚处可达26.2m.西部地区平均地层厚度高于东部地区,其中桃2-16-16井区、桃2-16-20井区、桃2-1-8井区厚度最大,均大于30m,对应在本溪组沉积时表现为低洼特征。2.3“残厚”地层分布特征及古地貌指示与印模法类似,残厚法恢复古地貌亦需根据已述3个条件合理选择基准面。参考前石炭古地质分析所指示的结果,即研究区马六至马五23均存图3苏里格东南部地区南北向地层对比(石炭系顶拉平)Fig.3North-southstratigraphiccontrastsectionofsoutheasternSulige(Carboniferoustopalignment)在不同程度剥蚀现象,因此选取K3标志层(马五14?

地层分布,苏里格,地层对比,石炭系


?桃2-30-14井—桃47井、陕50井—桃2-30-25井均呈现为北西-南东向展布特征,地层最厚处可达26.2m.西部地区平均地层厚度高于东部地区,其中桃2-16-16井区、桃2-16-20井区、桃2-1-8井区厚度最大,均大于30m,对应在本溪组沉积时表现为低洼特征。2.3“残厚”地层分布特征及古地貌指示与印模法类似,残厚法恢复古地貌亦需根据已述3个条件合理选择基准面。参考前石炭古地质分析所指示的结果,即研究区马六至马五23均存图3苏里格东南部地区南北向地层对比(石炭系顶拉平)Fig.3North-southstratigraphiccontrastsectionofsoutheasternSulige(Carboniferoustopalignment)在不同程度剥蚀现象,因此选取K3标志层(马五14底部凝灰岩层)作为基准面,将其底拉平,该标志层之上的残余地层厚度代表了古地貌展布形态特征[21-22](图5,图6)。可知,古地貌整体西北偏高,起伏强烈;东南、西南地区仍表现出近北西-南东向沟脊相间形态,与印模法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在加里东期强烈构造作用的影响下,残厚小于40m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西部、北部地区,厚度变化幅度大且连续性差,桃2-21-8井处残余地层厚度最小,为105


本文编号:3100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100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