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建造和流域地貌的河北省承德蟠龙湖地区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调查
发布时间:2021-03-31 19:24
基于地质建造分区和流域地貌演化理论,利用地质建造分析、DEM数字地貌、遥感解译、无人机和野外路线调查等技术方法组合,快速查明了承德蟠龙湖景区地质遗迹单体63处,丰富了景区的地质旅游资源,提升了景区的科学内涵。地质建造决定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的内在"基因",是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形成的物质基础,并通过岩性和构造影响地质灾害大类地质遗迹的发育。流域地貌演化影响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的出露情况;是塑造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形成的主要地质营力,影响地质灾害大类地质遗迹发育。将地质建造和流域地貌相结合的思路贯穿整个地质遗迹调查全过程,初步形成"圈定潜力区—摸清家底—探究规律—总结方法"的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调查技术方法流程。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调查的目标是力求打通地质遗迹调查与地方需求、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 2020,4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承德蟠龙湖地区地质图与地质遗迹点分布图(据1∶25万承德幅地质图修改)
图2 承德蟠龙湖地区地质图与地质遗迹点分布图(据1∶25万承德幅地质图修改)地貌景观大类包括岩土体地貌21处,火山地貌3处,水体地貌4处和构造地貌2处。区内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层主要有中元古代蓟县系雾迷山组厚层的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燧石条带白云岩,长城系高于庄组中薄层状灰岩、砂质灰岩和长城系团山子组砂屑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地貌景观主要为碳酸盐陡崖、石林、溶洞和象形石;岩溶洞穴主要发育在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地层,多发育窄条状管廊溶洞、厅堂规模不大。该地区北部在侏罗纪时期构造强烈,发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大量的火山凝灰岩,部分地区断裂活动使岩浆上涌,形成沿断裂分布的火山岩;后期经过地壳的整体抬升,火山岩经过风化剥蚀形成现今的火山地貌,主要为象形石、山体和夷平面等景观。
调查流程与方法包括资料分析、遥感与DEM、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渗透着地质建造和水系流域影响地质遗迹发育的思想,确定明晰的目标。资料分析:充分搜集已有的地质资料,对已有的地质资料和数据进行预研究,总结分析调查区地质建造特征,梳理区域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和重大地质事件。根据已有的资料,利用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区域第四纪地质与地貌演化历史,初步总结流域地貌特征,注重厘定区域新构造运动与古气候事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质文化村:科学内涵、建设内容与实施路径[J]. 丁华,张茂省,栗晓楠,苟青青,孙萍萍. 地质论评. 2020(01)
[2]新时代全国地质调查需求研究[J]. 党丽娟,宋建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1)
[3]浅析"龙江丝路带"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与构造作用[J]. 李霄,柴璐,王晓光,朱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2)
[4]民生地质如何精准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J]. 杜少喜,钞中东,游军,杨克俭. 矿产勘查. 2018(09)
[5]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实施背景、技术要求与主要成果及意义[J]. 周琦,张世俊,杨兵,雷志远,陈大,陈明华,廖莉萍,张慧,覃永军. 贵州地质. 2018(02)
[6]贵州六盘水月照旅游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其保护[J]. 赵洪飞,鲁明,赵小菁. 贵州地质. 2018(01)
[7]做好传统地质、建好绿水青山 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钟自然. 地质论评. 2018(01)
[8]青海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及其构造演化[J]. 刘持恒,李江海,崔鑫,许丽,范庆凯,王辉,张红伟. 中国地质. 2016(06)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 陈安泽. 地球学报. 2016(05)
[10]中国山地型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的主要区域效益[J]. 王雷,田明中,孙洪艳. 山地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111950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 2020,4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承德蟠龙湖地区地质图与地质遗迹点分布图(据1∶25万承德幅地质图修改)
图2 承德蟠龙湖地区地质图与地质遗迹点分布图(据1∶25万承德幅地质图修改)地貌景观大类包括岩土体地貌21处,火山地貌3处,水体地貌4处和构造地貌2处。区内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层主要有中元古代蓟县系雾迷山组厚层的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燧石条带白云岩,长城系高于庄组中薄层状灰岩、砂质灰岩和长城系团山子组砂屑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地貌景观主要为碳酸盐陡崖、石林、溶洞和象形石;岩溶洞穴主要发育在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地层,多发育窄条状管廊溶洞、厅堂规模不大。该地区北部在侏罗纪时期构造强烈,发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大量的火山凝灰岩,部分地区断裂活动使岩浆上涌,形成沿断裂分布的火山岩;后期经过地壳的整体抬升,火山岩经过风化剥蚀形成现今的火山地貌,主要为象形石、山体和夷平面等景观。
调查流程与方法包括资料分析、遥感与DEM、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渗透着地质建造和水系流域影响地质遗迹发育的思想,确定明晰的目标。资料分析:充分搜集已有的地质资料,对已有的地质资料和数据进行预研究,总结分析调查区地质建造特征,梳理区域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和重大地质事件。根据已有的资料,利用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区域第四纪地质与地貌演化历史,初步总结流域地貌特征,注重厘定区域新构造运动与古气候事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质文化村:科学内涵、建设内容与实施路径[J]. 丁华,张茂省,栗晓楠,苟青青,孙萍萍. 地质论评. 2020(01)
[2]新时代全国地质调查需求研究[J]. 党丽娟,宋建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1)
[3]浅析"龙江丝路带"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与构造作用[J]. 李霄,柴璐,王晓光,朱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2)
[4]民生地质如何精准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J]. 杜少喜,钞中东,游军,杨克俭. 矿产勘查. 2018(09)
[5]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实施背景、技术要求与主要成果及意义[J]. 周琦,张世俊,杨兵,雷志远,陈大,陈明华,廖莉萍,张慧,覃永军. 贵州地质. 2018(02)
[6]贵州六盘水月照旅游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其保护[J]. 赵洪飞,鲁明,赵小菁. 贵州地质. 2018(01)
[7]做好传统地质、建好绿水青山 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钟自然. 地质论评. 2018(01)
[8]青海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及其构造演化[J]. 刘持恒,李江海,崔鑫,许丽,范庆凯,王辉,张红伟. 中国地质. 2016(06)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 陈安泽. 地球学报. 2016(05)
[10]中国山地型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的主要区域效益[J]. 王雷,田明中,孙洪艳. 山地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111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11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