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沙林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发布时间:2021-07-14 06:41
为科学评价植被恢复促进沙漠化逆转对土壤质地的影响,以流动沙地(CK)、黑沙蒿林地(AF)、杨树林地(PF)及沙柳林地(SF)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固沙林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固沙林地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50~250μm的细沙粒为主,AF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土壤黏粉粒含量和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P<0.01),分形维数表现为AF>PF>CK>SF,各固沙林地间分形维数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黏粉粒含量越高,分形维数越大,土壤物理稳定性越好;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细砂粒体积百分比极显著负相关,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每增加1,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2.80、0.13 g·kg-1和0.10 g·kg-1。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表征人工林固沙后沙丘土壤质地变化和沙丘土壤环境演变的敏感性综合指标。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38(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分形维数D值与不同土壤粒径体积百分数的关系
固沙林地土壤养分含量
表3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的相关系数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particles and soil properties 指标Index 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黏粒 Clay (<2μm) 粉粒 Silt (2~50μm) 细砂粒 Fine sand (50~250μm) 中砂粒 Medium sand(250~1000μm) 有机质SOM 全氮Total N 全磷Total P 分形维数 Fractal dimension 1 黏粒 Clay(<2μm) 0.99** 1 粉粒 Silt(2~50μm) 0.95** 0.98** 1 细砂粒 Fine sand(50~250μm) -0.99** -1.00** -0.98** 1 中砂粒 Medium sand(250~1 000 μm) -0.17 -0.29 -0.48 0.30 1 有机质 SOM 0.93** 0.88** 0.78** -0.88** 0.16 1 全氮 Total N 0.99** 0.99** 0.93** -0.98** -0.16 0.93** 1 全磷 Total P 0.96** 0.94** -0.85** -0.93** 0.01 0.96** 0.98** 1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Note:**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0.01 level (both sides).2)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和粉粒体积百分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质地越粗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质地越细分形维数越大,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表征土壤结构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尾松人工林地浅沟表层土壤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J]. 杨文利,朱平宗,程洪,闫靖坤,陈宝生,杨俊.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4)
[2]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粒径特征分析[J]. 张军红,徐义萍,王文鑫,何季,彭炜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6)
[3]土壤粒度组成分析方法对比[J]. 李慧茹,刘博,王汝幸,刘伟,方依,杨东亮,邹学勇. 中国沙漠. 2018(03)
[4]黄土高原不同土壤质地农田土壤碳、氮、磷及团聚体分布特征[J]. 葛楠楠,石芸,杨宪龙,张庆印,李学章,贾小旭,邵明安,魏孝荣.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5)
[5]沙质草地生境中植物群落对土壤质地演进的响应[J]. 吴旭东,宋乃平,潘军.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3)
[6]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关系[J]. 管光玉,范燕敏,武红旗,闫德智. 草地学报. 2016(02)
[7]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趋势评述[J]. 李新荣,赵洋,回嵘,苏洁琼,高艳红. 地理科学进展. 2014(11)
[8]生物结皮发育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J]. 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冯薇,包岩峰,刘紫葳.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1)
[9]耕作年限对棉田土壤颗粒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J]. 唐光木,徐万里,周勃,梁智,葛春辉.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3)
[10]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粒径特征及土壤颗粒分形维数[J]. 张秦岭,李占斌,徐国策,张铁钢,黄萍萍,张洋.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2)
本文编号:3283631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38(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分形维数D值与不同土壤粒径体积百分数的关系
固沙林地土壤养分含量
表3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的相关系数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particles and soil properties 指标Index 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黏粒 Clay (<2μm) 粉粒 Silt (2~50μm) 细砂粒 Fine sand (50~250μm) 中砂粒 Medium sand(250~1000μm) 有机质SOM 全氮Total N 全磷Total P 分形维数 Fractal dimension 1 黏粒 Clay(<2μm) 0.99** 1 粉粒 Silt(2~50μm) 0.95** 0.98** 1 细砂粒 Fine sand(50~250μm) -0.99** -1.00** -0.98** 1 中砂粒 Medium sand(250~1 000 μm) -0.17 -0.29 -0.48 0.30 1 有机质 SOM 0.93** 0.88** 0.78** -0.88** 0.16 1 全氮 Total N 0.99** 0.99** 0.93** -0.98** -0.16 0.93** 1 全磷 Total P 0.96** 0.94** -0.85** -0.93** 0.01 0.96** 0.98** 1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Note:**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0.01 level (both sides).2)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和粉粒体积百分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细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质地越粗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质地越细分形维数越大,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表征土壤结构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尾松人工林地浅沟表层土壤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J]. 杨文利,朱平宗,程洪,闫靖坤,陈宝生,杨俊.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4)
[2]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粒径特征分析[J]. 张军红,徐义萍,王文鑫,何季,彭炜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6)
[3]土壤粒度组成分析方法对比[J]. 李慧茹,刘博,王汝幸,刘伟,方依,杨东亮,邹学勇. 中国沙漠. 2018(03)
[4]黄土高原不同土壤质地农田土壤碳、氮、磷及团聚体分布特征[J]. 葛楠楠,石芸,杨宪龙,张庆印,李学章,贾小旭,邵明安,魏孝荣.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5)
[5]沙质草地生境中植物群落对土壤质地演进的响应[J]. 吴旭东,宋乃平,潘军.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3)
[6]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关系[J]. 管光玉,范燕敏,武红旗,闫德智. 草地学报. 2016(02)
[7]中国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趋势评述[J]. 李新荣,赵洋,回嵘,苏洁琼,高艳红. 地理科学进展. 2014(11)
[8]生物结皮发育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J]. 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冯薇,包岩峰,刘紫葳.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1)
[9]耕作年限对棉田土壤颗粒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J]. 唐光木,徐万里,周勃,梁智,葛春辉.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3)
[10]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粒径特征及土壤颗粒分形维数[J]. 张秦岭,李占斌,徐国策,张铁钢,黄萍萍,张洋.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2)
本文编号:3283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28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