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延安地质遗迹特征及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1-07-25 00:32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黄河中游,富集发育了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在现场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将延安地质遗迹划分为黄土层型剖面、黄土地貌景观、黄河蛇曲群、黄土丹霞等为典型代表的3大类7类12个亚类。这些地质遗迹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黄土高原独有的景观美学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和对比意义。延安丰富的地质遗迹与革命圣地的厚重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系统三者和谐共生,相互辉映,全方位展示了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经分析论证,认为延安建设世界地质公园条件具备,机遇成熟,影响深远,效应显著,并提出建设延安地质公园的构想和推荐方案,并希冀尽快启动相关申报和建园工作。 

【文章来源】:西北地质. 2019,5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延安地质遗迹发育分布特征
    1.1 地质背景
    1.2 地质遗迹资源类型
    1.3 地质遗迹分布规律
    1.4 典型地质遗迹特征
        1.4.1 洛川黄土地层剖面
        1.4.2 延川黄河蛇曲群
        1.4.3 黄土地貌
        1.4.4 丹霞地貌
        1.4.5 壶口瀑布
        1.4.6 陆上石油第一井
2 建设延安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
    2.1 建园的资源条件
        2.1.1 拥有世界级地质遗迹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
        2.1.2 生物多样性典型, 生态资源优良
        2.1.3 历史厚重辉煌、文化悠久璀璨
        2.1.4 满足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条件
    2.2 建园机遇与意义
        2.2.1“红都”延安, 地位独特
        2.2.2 填补世界地质公园类型空白
        2.2.3 世界级品牌, 多重效益显著
        2.2.4 资源组合佳, 开发前景好
3 延安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方案
    3.1 建园方案构想
        3.1.1 全域延安建园构想
        3.1.2 黄河主题建园构想
        3.1.3 黄土主题建园构想
    3.2 推荐建园方案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水敏性及水致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茂省,胡炜,孙萍萍,王雪莲.  地球环境学报. 2016(04)
[2]论新型城镇化中的城市地质工作[J]. 张茂省,董英,刘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3]小南海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浅析[J]. 朱顺知,姚新跃,杨前进.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4]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 张茂省,李同录.  工程地质学报. 2011(04)
[5]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 龚明权,马寅生,田明中,陈英玉.  地球学报. 2009(03)
[6]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分析[J]. 庞桂珍,吕艳,蔡冬冬.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04)
[7]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研究与建设构想析[J]. 郭威,杨望暾,胡粉宁,周永梅,杨婕,徐晓.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6(03)
[8]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J]. 吴成基,陶盈科,林明太,肖平新.  山地学报. 2005(05)
[9]黄河壶口瀑布成因及与晋陕峡谷的关系[J]. 屈茂稳,庞桂珍,郭威,李国填,陆付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301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01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