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甸草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AMF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7 12:45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不仅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定的能力和水平,而且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和转换的因子,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土地利用方式与丛枝菌根真菌(AMF)等微生物多样性和活力具有关联性。AMF的群落结构、生长发育状况及定殖特征对土壤有机碳密切相关。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土层深度下的AMF多样性、定殖特征,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尚缺乏认识,对AMF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组成及分布特征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对土壤碳库动态生物学过程的理解。本研究在松嫩草地中南部吉林省长岭县境内,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林地土、草地土(高多样性、低多样性)、农田土(大豆、玉米)有机碳组分含量及空间分布(0-100 cm土层)特征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TOC)、微生物量有机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水溶性有机碳(WSOC)、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等含量变化与分布规律,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进一步...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采样点分布图
21eC图3.210-2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2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10-20cmsoillayer图3.320-3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3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20-30cmsoillayer
21eC图3.210-2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2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10-20cmsoillayer图3.320-3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3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20-30cmsoillay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 土壤与作物. 2019(04)
[2]“AM真菌-根系-土壤”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王邵军,李霁航,陆梅,张哲,李少辉,陈闽昆,曹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12)
[3]土壤有机碳模型研究进展[J]. 张凤,王世航,王军委. 宜春学院学报. 2019(09)
[4]土地利用方式对巴宜区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J]. 连玉珍,栗慧江,韩晓浩,马和平,东主,仇晓玉. 高原农业. 2019(04)
[5]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多年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响应[J]. 傅敏,郝敏敏,胡恒宇,丁文超,翟明振,张海依.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9)
[6]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与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 李冬冬,方昭,杜好田,姚静,焦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5)
[7]我国盐碱土土壤微生物研究及其展望[J]. 俞冰倩,朱琳,魏巍. 土壤与作物. 2019(01)
[8]江西九连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的变异规律[J]. 张参参,吴小刚,刘斌,施雪文,陈伏生,裘利洪,卜文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2)
[9]高寒草甸不同植物群落在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颗粒有机碳分异趋势分析[J]. 李生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23)
[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碳比例的影响[J]. 李雄,张旭博,孙楠,张崇玉,徐明岗,冯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博士论文
[1]典型露天煤矿复垦生态系统碳固存研究:机理与效应[D]. 原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硕士论文
[1]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人工林土壤碳组分分异性研究[D]. 满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2]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初步研究[D]. 赵山山.东北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7825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采样点分布图
21eC图3.210-2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2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10-20cmsoillayer图3.320-3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3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20-30cmsoillayer
21eC图3.210-2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2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10-20cmsoillayer图3.320-30cm土层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Figure3.3Effectsofdifferentlanduseonthecontentofsoilorganiccarboncomponentsunderthe20-30cmsoillay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 土壤与作物. 2019(04)
[2]“AM真菌-根系-土壤”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王邵军,李霁航,陆梅,张哲,李少辉,陈闽昆,曹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12)
[3]土壤有机碳模型研究进展[J]. 张凤,王世航,王军委. 宜春学院学报. 2019(09)
[4]土地利用方式对巴宜区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J]. 连玉珍,栗慧江,韩晓浩,马和平,东主,仇晓玉. 高原农业. 2019(04)
[5]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多年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响应[J]. 傅敏,郝敏敏,胡恒宇,丁文超,翟明振,张海依.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9)
[6]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与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 李冬冬,方昭,杜好田,姚静,焦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5)
[7]我国盐碱土土壤微生物研究及其展望[J]. 俞冰倩,朱琳,魏巍. 土壤与作物. 2019(01)
[8]江西九连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的变异规律[J]. 张参参,吴小刚,刘斌,施雪文,陈伏生,裘利洪,卜文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2)
[9]高寒草甸不同植物群落在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颗粒有机碳分异趋势分析[J]. 李生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23)
[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碳比例的影响[J]. 李雄,张旭博,孙楠,张崇玉,徐明岗,冯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博士论文
[1]典型露天煤矿复垦生态系统碳固存研究:机理与效应[D]. 原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硕士论文
[1]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人工林土壤碳组分分异性研究[D]. 满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2]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初步研究[D]. 赵山山.东北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7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2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