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道路网影响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呼伦贝尔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05 14:39
  为明确路网的形成与发展对生境的切割作用及对周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道路网景观尺度生态影响研究。基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和路网矢量数据,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对该地区1988—2015年间4个时期道路网及其影响区内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道路网形成和加密过程中,邻近道路网不同距离缓冲区内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路网加密,路侧空间结构变得复杂,斑块密度增大,平均斑块面积减小,破碎化程度加深,原有相对单一的景观类型由于路网形成带来的人类活动增加而变得多样;(2)路网两侧不同距离内景观指数的变化均在200~300m缓冲区内出现拐点,可能是由道路建设或路网形成导致。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路网对周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可能在路网两侧距离300m以内。 

【文章来源】:交通运输研究. 2020,6(04)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道路网影响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呼伦贝尔市为例


不同时期呼伦贝尔市路网规模柱状图

直方图,景观格局,缓冲区,直方图


本文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景观指数分析工具,分析了呼伦贝尔市1988—2015年近30年间路网不同距离缓冲区内的景观格局变化,发现景观斑块的演变趋势受路网密度增加的显著影响。随着路网密度的增加(1988—2015年),区域景观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破碎化,具体表现为不同距离缓冲区内斑块密度均增大,平均斑块面积减小,陈辉对青藏铁路不同距离缓冲区生态系统结构影响研究也发现了这一规律[34]。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一时期研究区内增加的多条贯通道路对区域景观产生了显著影响,如省道203、国道232等,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区内路网持续加密,道路沿线人类活动强度增加,这都会造成区内斑块密度的增加。随着路网密度的增加,不同距离缓冲区内景观形状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大,表明区域内景观类型增加,景观结构变得复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程度加深。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大的可能原因是道路网延伸至原本没有道路的景观类型中,新建道路路侧景观类型增加(见表2),因此造成了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大。蔓延度指数呈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这一时期内路网加密并未引起路侧景观中不同斑块类型间团聚程度发生变化,或路网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程度并未增加,因此景观斑块间的连接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在2000—2015年间,路网持续加密造成研究区内连续分布的景观持续被切割,蔓延度指数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白山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J]. 王美玲,张继超,王舶鉴,王诗洋,郝占庆,王绪高.  生态学杂志. 2017(11)
[2]基于GIS与景观指数的黄骅市景观格局分析[J]. 王永,刘春玲,贺鹏,姚翔龙,徐能雄.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6)
[3]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陈利顶,孙然好,刘海莲.  生态学报. 2013(04)
[4]中国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J]. 齐杨,邬建国,李建龙,于洋,彭福利,孙聪.  生态学报. 2013(01)
[5]二维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在山区县域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J]. 路超,齐伟,李乐,孙瑶,秦天天,王娜娜.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6]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对周围环境的道路影响域研究[J]. 王云,关磊,孔亚平.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0(10)
[7]北京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J]. 李伟,贾宝全,王成,郄光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4)
[8]云南纵向岭谷区道路网络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尺度效应[J]. 郑钰,李晓文,崔保山,黎聪,宋晓龙,张黎娜.  生态学报. 2009(08)
[9]道路网络理论在景观破碎化效应研究中的运用——以浙江省公路网络为例[J]. 刘佳妮,李伟强,包志毅.  生态学报. 2008(09)
[10]天祝草原景观格局分析及景观利用格局优化[J]. 赵军,魏伟,冯翠芹.  资源科学. 2008(02)



本文编号:3419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419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8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