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5 12:59
土壤理化性质易受氮沉降、温度变化、二氧化碳浓度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作为土壤中高活性物质,更易受到诸如氮沉降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不同月份的温度和水分变化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对人工模拟氮沉降响应的控制试验始于2006年,共设计3个氮添加处理,即对照CK(N 0 kg·hm-2·a-1)、低氮LN(N 25 kg·hm-2·a-1)和高氮HN(N 50 kg·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2017年植物生长季(5-10月),按照不同土壤深度(上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分别对土壤pH、DOC、DON和MBC、MB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氮添加导致土壤pH显著降低(P<0.05),变异系数随氮添加量逐步降低,且上、下层土壤表现一致。(2)氮沉降对上层土壤DOC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下层土壤DOC影响不显著(P>0.05)...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19,28(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氮沉降对不同土层DOC的影响
单文俊等: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1525(P<0.05),7月和8月LN处理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和LN处理MBC都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如图4所示,上层土壤,氮处理降低5月和6月MBN的量,6月3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N处理抑制7月和8月MBN,7月CK和HN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8月差异显著,LN处理对9月和10月MBN具有促进作用,且10月LN与HN处理和CK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下层土壤,氮处理对5、10月MBN有促进作用,5月LN与CK差异极显著(P<0.01),HN与CK差异显著(P<0.05),6、9月HN处理对MBN有抑制作用,LN作用不明显,7月氮处理显著降低(P<0.05)了MBN的量,8月LN处理对MBN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处理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LN则表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上层土壤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层土壤HN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图2氮沉降对不同土层DON的影响Fig.2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dissolvedorganicnitrogen图3氮沉降对不同土层MBC的影响Fig.3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单文俊等: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1525(P<0.05),7月和8月LN处理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和LN处理MBC都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如图4所示,上层土壤,氮处理降低5月和6月MBN的量,6月3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N处理抑制7月和8月MBN,7月CK和HN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8月差异显著,LN处理对9月和10月MBN具有促进作用,且10月LN与HN处理和CK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下层土壤,氮处理对5、10月MBN有促进作用,5月LN与CK差异极显著(P<0.01),HN与CK差异显著(P<0.05),6、9月HN处理对MBN有抑制作用,LN作用不明显,7月氮处理显著降低(P<0.05)了MBN的量,8月LN处理对MBN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处理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LN则表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上层土壤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层土壤HN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图2氮沉降对不同土层DON的影响Fig.2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dissolvedorganicnitrogen图3氮沉降对不同土层MBC的影响Fig.3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拟氮沉降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宋蕾,林尤伟,金光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季节变化及关系[J]. 孙鹏跃,徐福利,王渭玲,王玲玲,牛瑞龙,高星,白小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06)
[3]氮沉降对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物质浓度及光谱学特征的影响[J]. 元晓春,陈岳民,袁硕,郑蔚,司友涛,元志鹏,林伟盛,杨玉盛.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1)
[4]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J]. 周世兴,邹秤,肖永翔,向元彬,韩博涵,唐剑东,罗超,黄从德.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1)
[5]氮沉降对杉木和枫香土壤氮磷转化及碳矿化的影响[J]. 王方超,邹丽群,唐静,方向民,万松泽,吴南生,王辉民,陈伏生. 生态学报. 2016(11)
[6]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季节分布特征[J]. 杨丽,张秋良.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6)
[7]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赵超,彭赛,阮宏华,张雅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8]模拟氮沉降对杉木林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J]. 刘彩霞,焦如珍,董玉红,孙启武,周新华,李峰卿. 林业科学. 2015(04)
[9]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酸化及土壤酸缓冲能力的影响[J]. 胡波,王云琦,王玉杰,王彬,张会兰,郭平,刘春霞.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3)
[10]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 魏春兰,马红亮,高人,尹云锋,陈仕东,杨柳明.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3457452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19,28(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氮沉降对不同土层DOC的影响
单文俊等: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1525(P<0.05),7月和8月LN处理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和LN处理MBC都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如图4所示,上层土壤,氮处理降低5月和6月MBN的量,6月3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N处理抑制7月和8月MBN,7月CK和HN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8月差异显著,LN处理对9月和10月MBN具有促进作用,且10月LN与HN处理和CK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下层土壤,氮处理对5、10月MBN有促进作用,5月LN与CK差异极显著(P<0.01),HN与CK差异显著(P<0.05),6、9月HN处理对MBN有抑制作用,LN作用不明显,7月氮处理显著降低(P<0.05)了MBN的量,8月LN处理对MBN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处理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LN则表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上层土壤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层土壤HN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图2氮沉降对不同土层DON的影响Fig.2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dissolvedorganicnitrogen图3氮沉降对不同土层MBC的影响Fig.3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单文俊等:氮沉降对长白山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1525(P<0.05),7月和8月LN处理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和LN处理MBC都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如图4所示,上层土壤,氮处理降低5月和6月MBN的量,6月3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N处理抑制7月和8月MBN,7月CK和HN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8月差异显著,LN处理对9月和10月MBN具有促进作用,且10月LN与HN处理和CK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下层土壤,氮处理对5、10月MBN有促进作用,5月LN与CK差异极显著(P<0.01),HN与CK差异显著(P<0.05),6、9月HN处理对MBN有抑制作用,LN作用不明显,7月氮处理显著降低(P<0.05)了MBN的量,8月LN处理对MBN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5-10月CK处理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LN则表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上层土壤H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层土壤HN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图2氮沉降对不同土层DON的影响Fig.2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dissolvedorganicnitrogen图3氮沉降对不同土层MBC的影响Fig.3Effectsofnitrogendepositionon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拟氮沉降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宋蕾,林尤伟,金光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季节变化及关系[J]. 孙鹏跃,徐福利,王渭玲,王玲玲,牛瑞龙,高星,白小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06)
[3]氮沉降对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物质浓度及光谱学特征的影响[J]. 元晓春,陈岳民,袁硕,郑蔚,司友涛,元志鹏,林伟盛,杨玉盛.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1)
[4]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J]. 周世兴,邹秤,肖永翔,向元彬,韩博涵,唐剑东,罗超,黄从德.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1)
[5]氮沉降对杉木和枫香土壤氮磷转化及碳矿化的影响[J]. 王方超,邹丽群,唐静,方向民,万松泽,吴南生,王辉民,陈伏生. 生态学报. 2016(11)
[6]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季节分布特征[J]. 杨丽,张秋良.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6)
[7]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赵超,彭赛,阮宏华,张雅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8]模拟氮沉降对杉木林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J]. 刘彩霞,焦如珍,董玉红,孙启武,周新华,李峰卿. 林业科学. 2015(04)
[9]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酸化及土壤酸缓冲能力的影响[J]. 胡波,王云琦,王玉杰,王彬,张会兰,郭平,刘春霞.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3)
[10]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 魏春兰,马红亮,高人,尹云锋,陈仕东,杨柳明.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04)
本文编号:3457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45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