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高寒山地生态脆弱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成因识别——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6 20:48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山区聚落空间差异性和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对聚落空间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采用天祝县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利用空间"热点"探测、最小累积阻力值模型(MCR)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聚落分布整体表现为集聚型,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2)核密度估计值东南高、西北低,形成"东南密集型"和"西北稀疏型"2个典型分布区,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同时,聚落规模空间"热点"探测显示,聚落形态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华藏寺镇表现为高密度大斑块,其他乡镇表现为中低密度小斑块。(3)聚落斑块平均密度对分组分析结果作用显著,聚落类型由中低密度斑块主导,受高寒气候区分布范围较广的影响,高寒区稀疏型聚落覆盖范围较大。(4)通过聚落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定量识别出:地形条件、土地资源配置和降水条件对聚落分布疏密程度作用最显著,交通禀赋和交通可达性对县域聚落格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高寒山地生态脆弱区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成因识别——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天祝县聚落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分布,聚落,天祝,类型


将景观指数作为进行聚落形态分类变量,以2.5 km×2.5 km格网为研究尺度提取聚落属性数据(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密度和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并进行分组分析,聚落类型可划分为6类,平均斑块密度对聚落类型识别中的相关性较强(R2=0.88),平均斑块面积相关性次之(R2=0.48),而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对聚落类型分组性能最弱。天祝县聚落主要在河谷地区分布,类型组合方式也因河流流域内的地形地貌差异呈现出不同特征(图3和表2),金强河谷地区6种聚落类型构成完整圈层结构,而古浪河、黄羊河、金塔河以及大通河地区分布的聚落类型相对单一。各乡镇聚落类型差异明显(图3),Ⅰ型和Ⅱ型聚落整体上在各乡镇的比重偏低,Ⅰ型在华藏寺镇(18%)和西大滩镇(6%)比较典型,Ⅱ型聚落在松山镇比重最高(26%);Ⅲ型聚落比重较高的是大红沟镇(45%)和祁连镇(33%);Ⅳ型聚落在赛什斯镇最典型,比重为36%,8个乡镇的Ⅳ型聚落分布比重为0,是分布乡镇数量最少的类型,地域性特征显著;Ⅴ型聚落是东大滩乡聚落的主导类型,比重值为53%;Ⅵ型聚落在各乡镇的比重平均值为50%,毛藏乡比重最大(93%),毛藏乡距离县城华藏寺镇的距离155 km,人口总数为0.1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90%,是天祝县人口数量最少、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镇。由此可知,华藏寺镇和西大滩镇为代表的重点城镇聚落类型特征以高密度和大斑块为主,普通镇聚落类型特征以中低密度和中等规模为主,而普通乡聚落类型以低密度和小规模为主。表2 天祝县聚落分布类型及特征Table 2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ttlements in Tianzhu County 类型Type Ⅰ 高密度团块型High-density and clusters type Ⅱ 中密度团块型Medium-density and clusters type Ⅲ 中密度散点型Medium-density and scatter type 分布范围Distribution range 集中于华藏寺镇南部和西大滩镇北部的宽阔谷地。平均海拔2500 m 集中在国道312沿线的松山镇、打柴沟镇和安远镇等。平均海拔2700 m 位于石羊河流域上游河谷边缘区,在祁连镇和大红沟镇等分布较多。平均海拔2500 m 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character 华藏寺镇和西大滩镇是重点镇,城镇用地规模较大,常住人口较多 地形破碎,聚落多呈不规则团块状,规模中等,典型的耕作农业区 河谷规模较小,聚落在河谷地势平坦地区,与耕地紧密相连,聚落之间距离相隔较远 类型Type Ⅳ 低密度散点型Low-density and scatter type Ⅴ 低密度条带型Low-density and bands type Ⅵ 高寒区稀疏型Alpine and sparse type 分布范围Distribution range 位于祁连山北坡地区,在抓喜秀龙镇较密集。平均海拔2800 m 位于乌鞘岭狭长沟谷地区,在松山镇和打柴沟镇较典型。平均海拔2900 m 位于祁连山与乌鞘岭海拔3000 m以上高寒山区,在毛藏乡较典型 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character 聚落与农牧业用地紧邻分布,耕地与牧草地分布零散,规模小 聚落沿着狭长谷地呈带状分布,密度较低,分布稀疏,以畜牧业为主 聚落零星分布,以牧民夏季放牧活动逐渐形成的“夏季牧场”为主

影响因素,天祝,空间格局,聚落


天祝县聚落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区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 周亮,车磊,周成虎.  地理学报. 2019(10)
[2]对我国“十四五”规划若干领域发展的初步认识[J].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10)
[3]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以藏北那曲县为例[J]. 张海朋,樊杰,何仁伟,刘汉初.  地理科学. 2019(10)
[4]近十年我国村落形态驱动因子的共性与分异性研究[J]. 杨希,魏琪力,杜春蕾,王一迪.  规划师. 2019(18)
[5]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格局及影响因素识别[J]. 杨忍,罗秀丽,陈燕纯.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6]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宁江流域景观格局优化[J]. 李青圃,张正栋,万露文,杨传训,张杰,叶晨,陈裕婵.  地理学报. 2019(07)
[7]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地形梯度效应——以井冈山市为例[J]. 臧玉珠,刘彦随,杨园园.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7)
[8]山区聚落与耕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北川县为例[J]. 武锋强,王青,莫才健,邹强.  山地学报. 2019(02)
[9]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时空分异及协同发展格局[J]. 梁龙武,王振波,方创琳,孙湛.  生态学报. 2019(04)
[10]山区县域聚落演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J]. 段小薇,李小建.  地理研究. 2018(12)



本文编号:3460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460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