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组成变化对粘质盐土含盐量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6 22:04
为了研究引黄泥沙对土壤含盐量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在滨海粘质盐土区进行了配沙(0 kg/m2(CK)、10 kg/m2(NS1)和20 kg/m2(NS2))改良试验,分析了土壤含盐量、土壤水盐动态、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引黄泥沙与粘质盐土的颗粒组成差异明显,泥沙中极细沙粒可调控粘质盐土的颗粒组成。土壤含盐量随配沙量的增加而降低:春季NS1和NS2处理0~20 cm土壤含盐量分别比CK下降了45.88%和60.43%,秋季分别下降了9.32%和44.46%。与CK相比,NS1和NS2的冬小麦冬前分蘖、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冬小麦产量均极显著(P<0.01)增加,NS1和NS2的冬小麦产量比CK分别增加32.98%和62.63%。因此,利用引黄泥沙调控粘质盐土的颗粒组成,可有效降低粘质盐土的土壤含盐量,对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1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滨海粘质盐土
1.3 引黄泥沙
1.4 试验设计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 土壤颗粒分析
1.5.2 土壤含盐量
1.5.3 小麦生长和产量
1.5.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2.2 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2.3 土壤水盐动态变化
2.4 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2.5 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 结论
4 讨论
4.1 粘质盐土配沙改良的难点与问题
4.2 降低土壤含盐量与土壤保水性能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改良材料对粘质盐土物理性状和棉花产量的影响[J]. 贾利梅,毛伟兵,孙玉霞,郑乾坤,常红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3)
[2]山东省环渤海平原区粮食产出潜力与技术途径分析[J]. 武兰芳,柏林川,欧阳竹,王春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6)
[3]近60年黄河干流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 楚纯洁,李亚丽.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5)
[4]外源IAA、GA3和ABA影响不同穗型小麦分蘖发生的机制[J]. 蔡铁,徐海成,尹燕枰,杨卫兵,彭佃亮,倪英丽,徐彩龙,杨东清,王振林. 作物学报. 2013(10)
[5]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J]. 李建国,濮励杰,朱明,张润森. 地理学报. 2012(09)
[6]小麦的耐盐性及其改良研究进展[J]. 裴自友,温辉芹,任永康,王晋,庄丽芳. 作物研究. 2012(01)
[7]盐渍化灌区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J]. 管孝艳,王少丽,高占义,吕烨,付小军. 生态学报. 2012(04)
[8]小浪底水库运用十年黄河下游河道的再造床[J]. 陈建国,周文浩,陈强. 水利学报. 2012(02)
[9]小浪底水库运用对下游引黄灌区的影响[J]. 胡健,孙蓬蓬,戴清,周新红,袁玉平. 节水灌溉. 2010(03)
[10]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J]. 范晓梅,刘高焕,唐志鹏,束龙仓.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1)
博士论文
[1]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D]. 李远.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
本文编号:3460270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1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滨海粘质盐土
1.3 引黄泥沙
1.4 试验设计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 土壤颗粒分析
1.5.2 土壤含盐量
1.5.3 小麦生长和产量
1.5.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2.2 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2.3 土壤水盐动态变化
2.4 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2.5 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 结论
4 讨论
4.1 粘质盐土配沙改良的难点与问题
4.2 降低土壤含盐量与土壤保水性能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改良材料对粘质盐土物理性状和棉花产量的影响[J]. 贾利梅,毛伟兵,孙玉霞,郑乾坤,常红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3)
[2]山东省环渤海平原区粮食产出潜力与技术途径分析[J]. 武兰芳,柏林川,欧阳竹,王春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6)
[3]近60年黄河干流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 楚纯洁,李亚丽.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5)
[4]外源IAA、GA3和ABA影响不同穗型小麦分蘖发生的机制[J]. 蔡铁,徐海成,尹燕枰,杨卫兵,彭佃亮,倪英丽,徐彩龙,杨东清,王振林. 作物学报. 2013(10)
[5]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J]. 李建国,濮励杰,朱明,张润森. 地理学报. 2012(09)
[6]小麦的耐盐性及其改良研究进展[J]. 裴自友,温辉芹,任永康,王晋,庄丽芳. 作物研究. 2012(01)
[7]盐渍化灌区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J]. 管孝艳,王少丽,高占义,吕烨,付小军. 生态学报. 2012(04)
[8]小浪底水库运用十年黄河下游河道的再造床[J]. 陈建国,周文浩,陈强. 水利学报. 2012(02)
[9]小浪底水库运用对下游引黄灌区的影响[J]. 胡健,孙蓬蓬,戴清,周新红,袁玉平. 节水灌溉. 2010(03)
[10]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J]. 范晓梅,刘高焕,唐志鹏,束龙仓.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1)
博士论文
[1]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D]. 李远.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
本文编号:3460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46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