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冀北山地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健康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05:43
  森林土壤是陆地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以冀北山地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生态抚育和海拔因子对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比较了(山杨纯林、白桦纯林、油松纯林、蒙古栎纯林、黑桦纯林、山杨纯林)6种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并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了6种纯林的土壤健康状况,为冀北地区森林健康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抚育、海拔以及林分类型差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比较显著。抚育后的华北落叶松幼龄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抚育前;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海拔1420m的土壤物理性质总体水平最好;6种不同林分类型的纯林中五角枫纯林和蒙古栎纯林的土壤物理性质总体水平比较好。其中,土壤渗透能力方面,抚育的华北落叶松幼龄林土壤的初渗速率值(为18.56mm/min)和稳渗速率的值(1.11mm/min)均大于未抚育的初渗速率值(13.80mm/min)和稳渗速率的值(0.78mm/min);不同海拔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稳渗速率依次为:海拔1800m(10.20mm/min)>海拔1190m(...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冀北山地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健康比较研究


1抚育前后土壤容重Fig.4.1.1Thesoilbulkdensitybeforeandaftertending

冀北山地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健康比较研究


2抚育前后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Fig.4.1.2Thesoilnon-capillaryporositybeforeandaftertending

冀北山地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健康比较研究


3抚育前后的土壤毛管孔隙度Fig.4.1.3Thesoilcapillaryporositybeforeandaftertending[3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山区典型森林土壤的养分空间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邵方丽,余新晓,杨志坚,郑江坤.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2(04)
[2]冀北山地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J]. 陈波,孟成生,赵耀新,杨新兵,赵心苗,张丽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3)
[3]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林健康评价[J]. 刘建泉,孙建忠.  草业科学. 2012(04)
[4]兴安落叶松林林分健康评价研究——以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为例[J]. 铁牛,闫淑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5]不同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颗粒组成及养分含量[J]. 胡宗达,刘世荣,史作民,刘兴良,何飞.  林业科学. 2012(03)
[6]北京不同古树类型和级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文璐,刘晶岚,习研,张振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S2)
[7]雪峰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空间分布研究[J]. 何志祥,朱凡.  中国农学通报. 2011(31)
[8]巴东烟区不同海拔和类型土壤养分差异分析[J]. 王镇,荆永锋,白刚,韦荡远,谭金洲,邓平壤,李鑫,许定圣,刘本福,黄远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9)
[9]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 张继权,邹桃红,路兴昌,伊坤朋,佟志军,刘兴朋.  科技导报. 2011(19)
[10]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健康指数评价[J]. 曾晨,于法展,耿佳,周颖.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9)

博士论文
[1]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 耿玉清.北京林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不同类型篌竹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D]. 吕大勇.南京林业大学 2011
[2]东北过伐林区蒙古栎天然林土壤、凋落物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研究[D]. 于洋.北京林业大学 2011
[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草本植物物候与多样性研究[D]. 潘春芳.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北京低山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的研究[D]. 沈文森.北京林业大学 2010
[5]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D]. 陈伟.甘肃农业大学 2009
[6]北京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养分肥力综合评价研究[D]. 赵汝东.河北农业大学 2008
[7]大青山南北坡不同海拔高度表土理化性质研究[D]. 李晓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8]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健康评价[D]. 钱登峰.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9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469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