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连作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9 00:27
  以山西太岳山一、二代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对象,研究连作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表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对土壤全磷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连作显著降低了树脂提取态磷(Resin-Pi)、碳酸氢钠提取态无机磷(Na HCO3-Pi)、有机磷(Na HCO3-Po)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 OH-Po)的质量分数;稳定态磷和闭蓄态磷(Residual-P)对连作的响应不敏感。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磷显著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降低是导致土壤磷有效性下降的原因。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47(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 土壤样品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作对不同形态土壤磷的影响
    3.2 连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3 土壤磷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的相关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根际土壤磷组分的影响[J]. 叶钰倩,赵家豪,刘畅,关庆伟.  生态学杂志. 2018(05)
[2]连作杨树人工林细根寿命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朱婉芮,汪其同,刘梦玲,高明宇,董玉峰,王华田,王延平.  生态学报. 2018(01)
[3]中亚热带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磷素的影响[J]. 彭建勤,林成芳,洪慧滨,林伟盛,熊德成,杨智榕,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6(24)
[4]杨树人工林细根数量和形态特征的季节动态及代际差异[J]. 王延平,许坛,朱婉芮,汪其同,刘梦玲,王华田,李传荣,董玉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2)
[5]湖南会同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特征[J]. 曹娟,闫文德,项文化,谌小勇,雷丕锋,向建林.  生态学报. 2014(22)
[6]下辽河平原杨树连栽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 蔡立佳,徐永刚,宇万太,胡宝柱,吴亚西.  生态学杂志. 2013(02)
[7]连栽第1和第2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比较[J]. 田大伦,沈燕,康文星,项文化,闫文德,邓湘雯.  生态学报. 2011(17)
[8]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动态格局[J]. 杨超,田大伦,胡曰利,闫文德,方晰,梁小翠.  生态学报. 2011(10)
[9]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在调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J]. 蒋婧,宋明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8)
[10]连栽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结构及持水性能的影响[J]. 韩艺师,魏彦昌,欧阳志云,曹云.  生态学报. 2008(09)

博士论文
[1]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和稳定性的影响[D]. 吴君君.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17
[2]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措施的研究[D]. 陈立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硕士论文
[1]连作与轮作对杨树人工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类群特征及磷代谢的影响[D]. 马雪松.山东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25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25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1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