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长白山区生态用地破碎化演变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4 18:0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破碎化现象逐步加深,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土地利用格局和人类生存环境。通过构建景观破碎度评价模型,研究了我国东北典型山区长白山区1995—2015年的生态用地破碎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白山区20年间生态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破碎化区域缩小,生态景观格局趋于安全。②各用地类型之间转换频繁,林地主要向草地转化。③20年来生态用地面积逐年缩小,内部类型变化幅度大于生态用地本身。④除了人类活动,城市扩张、耕地复垦等土地利用政策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外在因素。 

【文章来源】: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36(01)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长白山区生态用地破碎化演变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研究区域位置示意图

评价单元,指标值


研究发现,1995—2015年各评价单元的土地破碎化指数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具有破碎化特征(图2)。其中,斑块密度(PD)和边界密度(ED)两个指标值在1995年均为较低水平,斑块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连接性。2005年,超过68%的评价单元PD和ED值急剧上升,且超过20%的评价单元上升幅度大于10%,区域斑块的均匀性随着碎片的增加而剧烈降低。2015年,PD和ED指标值上升幅度减缓,在此期间人类活动和城市扩张在生态土地破碎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积加权形状指数(AWM-SI)和破碎度指数(FS)是用于描述生态用地形状破碎化程度的指标,各评价单元在研究时段内的AWMSI和FS值均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域内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是分散和不规则的。分离度指数(DI-VISION)和分裂指数(SPLIT)20年来小幅增长,各评价单元斑块间的连通性变弱并且分布趋于分散性。总体上来看,1995—2005年长白山区生态景观格局由连续、均质状态急剧转化为不连续、离散的状态;2005—2015年,破碎化程度仍然存在,但趋于下降的趋势,破碎化过程相对缓慢并且得到控制。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生态用地破碎化之所以略有回升,景观安全趋于平稳,主要得益于长白山区近年来对生态土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的重视,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土地的负面影响在逐渐减弱。3.2 生态用地破碎度时空变化分析

长白山区,程度


2005—2015年12个评价单元破碎度指数增幅大于零,增幅最大的乡镇分别为兴隆乡、万良镇和新房子镇。19个评价单元破碎度降低,万宝镇和十四道沟镇降幅最大,分别为47.63%和19.94%。总体看,1995—2015年长白山区整体破碎化程度降低,个别乡镇如宝泉山镇、万良镇、兴隆乡的破碎化程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生态用地分布趋于零散化、斑块形状复杂化,破碎化程度日渐加剧;而长白镇、亮兵镇、万宝镇的破碎化现象明显降低,生态用地破碎化得以缓解;新房子镇前十年的破碎化程度明显减低,但后10年却剧烈增加,生态用地亟需保护。破碎度空间变化分析:根据分级结果(图3),将生态用地破碎度分为4个级:Ⅰ级为低破碎化程度区(0—0.5),Ⅱ级为轻破碎化程度区(0.5—1.0),Ⅲ级为中破碎化程度区(1.0—1.5),Ⅳ级为高破碎化程度区(1.5—2.0)。根据研究结果,1995年破碎化程度较高,Ⅳ级为区域评价单元数量最多,分布在长白县西部,I级和II级广泛分布在23个评价单元内。2005年Ⅳ级区域个数明显减少,且个别区域的破碎度等级均有降低趋势,主要集中在长白县西部和安图县南部地区。2015年的破碎化程度最低,IV级区域个数最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分类及其时空变化研究[J]. 刘芳,张红旗.  资源科学. 2016(05)
[2]耕地破碎度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J]. 陈帷胜,冯秀丽,马仁锋,洪巧娜.  中国土地科学. 2016(05)
[3]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分析[J]. 于潇,吴克宁,郧文聚,魏洪斌,刘玲,宋英赫,高星.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8)
[4]疏勒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J]. 潘竟虎,刘晓.  生态学杂志. 2016(03)
[5]基于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的吉林大安市景观格局动态研究[J]. 董玉红,刘世梁,安南南,尹艺洁,王军,邱扬.  自然资源学报. 2015(11)
[6]基于不同种类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J]. 张利,周亚鹏,门明新,许皞,王树涛.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5)
[7]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研究进展与展望[J]. 彭建,汪安,刘焱序,马晶,吴健生.  地理学报. 2015(02)
[8]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J]. 龙花楼,刘永强,李婷婷,王静,刘爱霞.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1)
[9]中国生态用地研究:内涵、分类与时空格局[J]. 喻锋,李晓波,张丽君,徐卫华,符蓉,王宏.  生态学报. 2015(14)
[10]晋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 李秀芬,刘利民,齐鑫,张金鑫,肇同斌,王一,刘雪峰,周永斌.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0)

博士论文
[1]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 滕明君.华中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13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13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