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发布时间:2022-10-05 19:35
  【目的】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养分与化学计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定量评价各影响因子对其的解释程度,阐明群落演替与土壤性状演变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旨在为该区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本群落、灌木灌丛群落、乔林群落和顶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等演替阶段为研究对象,每个演替阶段各设置3个固定样地,样地内根据不同小生境随机布设12个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结果】研究区土壤的SOC、TN、TP和TK含量均值分别为54.72、4.67、0.73和8.53 g/kg,且SOC、TP和TN含量相互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C:N、C:P、C:K、N:P、N:K和P:K分别为11.95、79.16、6.50、6.64、0.550 1和0.085 2;从变异系数来看,除TK含量和C:N属弱变异性以外,其余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均属中等变异性。随植被的正向演替,不同演替阶段的SOC、TN和TP含量基本上均呈上升趋势,而TK含量...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曲柳人工林树木叶片营养元素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J]. 王树力,郝玉琢,周磊,吴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10)
[2]不同生境条件下滨海芦苇湿地C、N、P化学计量特征[J]. 屈凡柱,孟灵,付战勇,孙景宽,刘京涛,宋爱云.  生态学报. 2018(05)
[3]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章广琦,张萍,陈云明,彭守璋,曹扬.  生态学报. 2018(04)
[4]中温-暖温带表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以河北省为例[J]. 曹祥会,龙怀玉,周脚根,朱阿兴,刘宏斌,雷秋良,邱卫文.  生态学报. 2017(18)
[5]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吕金林,闫美杰,宋变兰,关晋宏,时伟宇,杜盛.  生态学报. 2017(10)
[6]伊犁野果林浅层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陶冶,张元明,周晓兵.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7)
[7]大兴安岭不同火烧年限森林凋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J]. 杨新芳,鲍雪莲,胡国庆,邵帅,周锋,叶佳舒,解宏图,梁超.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5)
[8]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孙娇,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白孙宝,郝文芳.  生态学报. 2016(21)
[9]马尾松不同林型土壤C、N、P、K的化学计量特征[J]. 秦娟,孔海燕,刘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10]湖南会同3个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曹娟,闫文德,项文化,谌小勇,雷丕锋.  林业科学. 2015(07)

博士论文
[1]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 吴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本文编号:3686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86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8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