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及管理因素对伊犁河谷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29 09:48
[目的]研究自然及管理因素下草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定点监测12个坡面小区,利用TDR水分测定仪及其探头测定灰钙土和棕红土两种退化草地坡面表层0—10 cm的土壤含水量,采用数据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降雨、气温、坡位等自然因素和灌溉、土壤管理因素对坡面表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降雨和气温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显著性影响,不同降雨量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坡位对草地坡面表层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性影响;棕红土持水性强,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灰钙土;各管理措施中,水平沟处理能够在降雨后最大化的增大表层土壤含水量,枯草覆盖处理能显著减缓降雨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下降速率。不同集雨补灌方式下,表层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明显,但集雨补灌措施可以在短时内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结论]表层土壤水分主要受降雨、管理等因素的控制,能够通过人为管理调控土壤水分,从而达到植被恢复的目的。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
2.2 自然因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2.1 降雨和气温
2.2.2 坡位
2.2.3 土壤类型
2.3 人为管理因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3.1 草地土壤管理措施
2.3.2 集雨补灌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鄱阳湖区典型堤防不同植草护坡产流产沙特征试验研究[J]. 肖胜生,胡志坚,张继松,汤崇军,杨洁.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2)
[2]伊犁河谷草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范天文,张琳,王健. 草学. 2017(06)
[3]坡位对土壤水分及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J]. 田迅,高凯,张丽娟,于永奇,韩国栋.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5)
[4]三峡库区柑橘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J]. 江才伦,彭良志,付行政,淳长品,凌丽俐,曹立. 果树学报. 2014(03)
[5]不同补充灌溉量对亚高温下辣椒幼苗质量影响的研究[J]. 张洁,曹小娟,谢志远,马志发. 灌溉排水学报. 2014(01)
[6]典型黑土区农业小流域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J]. 苏子龙,张光辉,于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6)
[7]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地温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 张建兵,熊黑钢,李宝富,龙桃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2)
[8]新疆牧区超载过牧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分析[J]. 朱美玲,蒋志清. 草业与畜牧. 2012(08)
[9]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J]. 王青杵,王改玲,石生新,庄丽,孙泰森.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2)
[10]甘肃中部地区集雨补灌生态农业综合效应分析[J]. 赵文举,冀宏,范严伟,王立荣. 中国水土保持. 2011(12)
硕士论文
[1]季节性冻融期不同水肥及覆盖下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 单小琴.太原理工大学 2018
[2]集雨补灌条件下不同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孙乐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9746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
2.2 自然因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2.1 降雨和气温
2.2.2 坡位
2.2.3 土壤类型
2.3 人为管理因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3.1 草地土壤管理措施
2.3.2 集雨补灌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鄱阳湖区典型堤防不同植草护坡产流产沙特征试验研究[J]. 肖胜生,胡志坚,张继松,汤崇军,杨洁.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2)
[2]伊犁河谷草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范天文,张琳,王健. 草学. 2017(06)
[3]坡位对土壤水分及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J]. 田迅,高凯,张丽娟,于永奇,韩国栋.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5)
[4]三峡库区柑橘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J]. 江才伦,彭良志,付行政,淳长品,凌丽俐,曹立. 果树学报. 2014(03)
[5]不同补充灌溉量对亚高温下辣椒幼苗质量影响的研究[J]. 张洁,曹小娟,谢志远,马志发. 灌溉排水学报. 2014(01)
[6]典型黑土区农业小流域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J]. 苏子龙,张光辉,于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6)
[7]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地温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 张建兵,熊黑钢,李宝富,龙桃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2)
[8]新疆牧区超载过牧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分析[J]. 朱美玲,蒋志清. 草业与畜牧. 2012(08)
[9]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J]. 王青杵,王改玲,石生新,庄丽,孙泰森.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2)
[10]甘肃中部地区集雨补灌生态农业综合效应分析[J]. 赵文举,冀宏,范严伟,王立荣. 中国水土保持. 2011(12)
硕士论文
[1]季节性冻融期不同水肥及覆盖下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 单小琴.太原理工大学 2018
[2]集雨补灌条件下不同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孙乐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97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9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