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汉译《科学大纲》的科学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01:55
【摘要】:本文是以汉译《科学大纲》(1923)为核心展开的民国时期科学传播实践的研究。《科学大纲》底本是由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兼科普作家John Arthur Thomson(1861-1933)主编的The Outline of Science(1922)。该书在西方是非常受欢迎的科普著作,现在仍然在西方电子图书目录中位居前列,还有不同版本的音频朗读版。《科学大纲》的译者均为美国留学归来的著名科学家,且承担多种科学界的社会责任。因此不论是原著还是译者都使得《科学大纲》成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典型案例。本文以《科学大纲》(1923年及1930年两个版本)及其底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著作的科学传播理念、译者、当时的评价及其对《科学大纲》传播产生的影响。同时以进化论、相对论、电信技术以及在当时争议最大的灵学为例,考察了各部分的内容及其特点,试图对《科学大纲》及其在民国时期的传播有一定的认识。文章主要内容有:1、对《科学大纲》及其底本进行研究。回顾了当时翻译出版此书的社会背景,重点分析了The Outline of Science的作者及其科学传播理念。2.根据民国初期国内西学引进的特点和潮流,在38章中选取了四篇典型的文章进行探讨:《达尔文主义在今日之位置》、《应用科学之二—无线电报与无线电话》、《爱因斯坦之学说》和争议最大的《灵学》。因此这部分主要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将每章的理论要点整理出来,分析汤姆生教授的科学思路、科学态度和讲述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的特点。3.对汉译《科学大纲》的译者及其社会兼职、学术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对《科学大纲》译文及其两个汉译本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4.探讨了汉译本《科学大纲》的传播方式及当时读者的评价,并对有利于《科学大纲》传播的精美插图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科学大纲》强调的科学传播理念及其对科学的理解在现在看来仍然可圈可点。2.《科学大纲》传播的重点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科学的理解,因此在叙述中能抓住理解科学的要害,即使是像相对论这样深奥的内容也可以不借助专业术语与数学公式,让读者理解相对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与牛顿理论的根本区别。3.在当时,《科学大纲》的翻译、售价并不能令人满意,对传播产生了一定影响,后编入《万有文库》,虽对译文有所改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另外,汉译《科学大纲》对于汤姆生强调的科学的趣味性传播有余,但对于科学的认知方式,以及科学的动态发展等方面的传播不足。The Outline of Science这样一部传播理念先进,内容扎实且精彩有趣,可读性极强的科普巨著在西方仍然流行,相比而言其汉译本《科学大纲》的流行程度却有较大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N09
【图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作者,硕士学位论文,医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of Science 作者及其作品 的作者汤姆生(如图 2-3-1)医学院任教;1899 至 1930 年在 的作者署名为“艾伯丁大学自 in the University of Berdeen)林普菲尔德去世。他主要研究宗教的关系。他认为“生命无处的重要性而不是斗争。此外,俗晓畅的科普著作,而且还致

精装本,封面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次,5 年内销售突破 10 万册35,现在仍然在西方电子图书目录中位居前36,是非常受欢迎的科普图书,还有不同版本的音频朗读版(见图 2-3-4)表 2-3-1.The Outline of Science 的出版情况37次数 印刷时间 印刷次数 印刷时间 印刷次数 印刷时间次 1922.4 第五次 1922.6 第九次 1922.8次 1922.4 第六次 1922.6 第十次 1922.9次 1922.4 第七次 1922.6 第十一次 1922.9次 1922.4 第八次 1922.6 第十二次 1924.5《科学大纲》38 章(见表 2-3-2)包括天文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人种学等等。

封面


13图 2-3-4 The Outline of Science 朗读版封面趣的语言讲述科学的探险故事。他以大量的事实论述了科学断发展的,科学就像哥伦布发现新世界一样,在不断拓展我们kester, 1847-1929,英国动物学家,他对自然选择学说随后在英国的发展具有决定建立了选择主义学派,先后养了几代人,The Outline of Science 的作者之一赫胥黎生。汤姆生著,王云五编,胡明复等译. 科学大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馥玲;;《国民百科》机械条目在中、日的翻译与传播[J];力学与实践;2016年06期

2 李楠;姚远;;《天演论》出版前进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J];今传媒;2015年03期

3 夏文华;;民国时期科普图书出版史初探[J];科普研究;2013年01期

4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5 张世昆;;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初建十年:1927~1937[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李大光;;翻译:沟通中西科学文化的恒久渠道[J];科普研究;2008年01期

7 蒋慕东;;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意义[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段韬;潘友星;;从汉译《科学大纲》到《彩图科技百科全书》——营造创新文化的一个科普努力[J];科普研究;2006年02期

9 胡大年;;日本对于相对论在中国传播的影响[J];科学;2005年06期

10 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国盛;;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秀英;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D];西北大学;2013年

2 李楠;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丙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体制之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3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783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4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