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再分配中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作用探讨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经济论文,主要是对收入再分配中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作用进行相关的分析,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非政府组织用来分配的资源来自人们自发的捐赠。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来自人们自发捐赠的数额很少且大部分依靠企业和富人。造成这种状况既有观念、理念因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不缺少慈善思想和意识,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政府包办了全部的社会事务包括对社会成员的救助,人们的慈善意识和观念长期缺失和淡漠。同时,我国公民个人过去常常以个体消费者的面貌出现,很长时间内个人收入又比较低,因此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在实践中缺乏更高的慈善表现。实行市场经济,人们辛勤劳动、努力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在个人和家庭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水平提高上,无暇顾及或很少顾及社会的慈善事业,没有能够更多地关注其他人群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同时,我国慈善制度、体制、机制不健全,慈善组织资金管理不规范、不透明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使一些有志于慈善捐赠的人动摇徘徊,影响了人们捐款行善的积极性;慈善组织和一些基金会不规范的做法也降低了这些组织的公信力,近几年爆出的事件如“郭美美事件”等影响了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分配中作用的评价。
2008年以后我国的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41.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8.2万个,基金会1597个。2010年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43.9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4.6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5万个,基金会组织2168个。2008年以前,我国注册登记的99%的国内企业从未参加过捐赠。曾经一段时间我国的慈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海外爱心团体和人士的捐赠,在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物资中,来自海外的捐赠远远超过来自国内的捐赠。2008年汶川大地震开启了我国慈善事业新局面,企业、个人纷纷解囊,伸出援助之手。2010年,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更是把我国的慈善事业推到一个高峰,仅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就募集资金达21.7亿元。2010年社会捐赠量达700亿元,比2009年的542亿元多出150多亿元。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抵御自然灾害、扶贫济困、救助弱势群体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再分配的重要力量。
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收入再分配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初次分配不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解决或实现社会公平的使命主要靠政府通过再分配来完成,政府作为再分配主体具有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与任何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不同,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能够利用税收这个强制并强有力的杠杆对收入进行调节,并为政府筹集必要的资金以实现社会公平,比如,通过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对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进行调节,通过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对社会成员的非劳动收入进行适当限制,这样既调节了收入,又为政府解决社会公平筹集了资金。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落后地区、遭灾地区和生活困难的群众,笔耕文化传播,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生产,增强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能力,逐渐摆脱落后和贫困状况。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并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利用其互济互助功能,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者地位的成员给予帮助和救济,保障那些低收入成员的基本生活。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在调节居民间的过大收入差距、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落后地区和受灾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政府也不应推脱和放弃自己的责任。但是,收入再分配基本通过或依赖政府单一渠道来进行,弊端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只能把有限的钱用于最重要的地方,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是有严格程序的,灵活性略显不足。最主要的是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不能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因此,要改变收入再分配单一靠政府的局面,必须吸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实现收入再分配主体的多元化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