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
本文关键词: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
【摘要】:在充分理解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由经济发展程度、工业信息化程度、生态环境治理、资源集约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赋值法确定权重,测度新疆及其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3—2013年新疆新型工业化水平呈现出增长趋势,并处于初级向中级的过渡阶段;从空间上看,新疆各地州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显著,最高处于新型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最低处于新型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北疆地区的新型工业化程度最高,东疆次之,南疆地区最为薄弱,并形成向北疆地区集聚趋势。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伊犁师范学院资源与生态研究所;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基金】:伊犁师范学院植物生态学重点学科科研项目(YLUPE201601T)
【分类号】:F427
【正文快照】: 0引言工业化的研究最早见于德国,经济学家W.G.Hoff-mann[1]根据“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将工业化划分为4个阶段;钱纳里[2]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来设置经济结构、工业结构、空间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5个阶段的阈值评价工业化进程;库兹涅茨[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的工业化处于哪个阶段[J];经贸导刊;2002年01期
2 雍红月,李松林;谈工业化概念及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J];内蒙古统计;2002年02期
3 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战略思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年01期
4 张鹏,李宗强;对陕西所处工业化阶段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03年11期
5 侃坦;全面、准确理解工业化[J];企业活力;2003年11期
6 刁成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辽宁经济;2003年04期
7 王行伟;谈城镇化对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的意义[J];理论界;2003年03期
8 葛金田,王昊;创新——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出路[J];科学与管理;2003年06期
9 郑文,邹德文;我们距离新型工业化有多远[J];政策;2003年04期
10 何晓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J];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友;;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余华银;毛瑞丰;;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3 肖银;;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及融合方法[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淑琴;赵娜;;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路径[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曾国强;;对贵州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分析[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泓;;论新型工业化的定位及路径选择[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渝中;施庆华;栾玉琴;;云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模式研究[A];2004年十一省区市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德林;陈荔;宋长吉;;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探讨[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清明;欧绍华;刘善球;;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株洲“两型”产业发展[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傅建平;;我市工业化现状及产业发展战略[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伞锋;中国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路途漫长[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苏福功;深入理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N];河南日报;2001年
3 史永铭;新型工业化解析[N];中国信息报;2003年
4 鄢来雄;工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N];中国信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阳 见习记者 李文解;方向新:力促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最大互动[N];湖南经济报;2006年
6 厦门大学教授 胡培兆;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N];扬州日报;2007年
7 周叔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意义重大[N];人民日报;2008年
8 伞锋;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影响工业化方向[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陈惠贞 林X;聆听工业化的足音[N];闽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倪涛 李凉 孙健 吴刚 车斌;非洲工业化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昕;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李继文;工业化与信息化:中国的历史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郑海天;深圳工业化发展模式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杨民;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层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冀纯堂;发展中地(市)区工业化道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董建锴;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宋帕婉;论老挝工业化道路的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广;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龚维;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评价及区域比较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3 李睿;工业贷款对重庆工业化发展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崔美丽;山东省工业化时空差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白慧;三峡库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李砂;CD市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邵维蔺;兵团十三师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章梅;内蒙古工业化进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年
9 虞晓庆;中国去工业化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10 廖宗义;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8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20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