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去产能、去库存进程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业去产能、去库存进程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分析
【摘要】:在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面临较大转型压力的当下,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工业行业的去产能、去库存成为关系当前我国经济能否平稳转型的关键,而伴随这一进程的工业转型升级更是关系着未来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关键。本文基于工业行业总量数据与细分工业行业数据,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工业去产能、去库存进展及其与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去库存已经取得较好进展,去库存的过程基本结束,而去产能也逐步呈现成效;从去产能去库存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经济已经触底,未来将有可能缓步回升,但总体在低位波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5ZDA011):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监测和预测研究,首席专家:陈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71431008):高维度、非线性、非平稳及时变金融数据建模和应用,负责人:马超群
【分类号】:F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 2016年前3季度,GDP同比实际增速为6.7%,而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速为6%,一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增加值增速大于GDP增速的态势(见图1)。与工业经济增长落后于总体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是工业经济对总体经济的贡献率的下降,2016年前3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焕兴;煤机企业的发展在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J];煤矿机械;1998年07期
2 ;省工信厅采取积极措施保工业经济增长[J];吉林政报;2009年09期
3 ;李毅中:加快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J];中国招标;2009年50期
4 江苏省统计局课题组;伍祥;马俊;汪雪敏;;江苏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及动力选择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10期
5 李俊红;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J];中国机电工业;1995年07期
6 王帮义;浅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7年06期
7 杨养训;关于经济增长点选择的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1998年07期
8 张步青;合作供水——新世纪地勘单位新的经济增长点[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9 檀文;王海涛;王凯;;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与上市公司的绩效关系——以纺织食品类上市公司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张军立;质量与效益: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J];中国改革;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新锋;;贵州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兆光;;采用智能工程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琳;王其文;;我国经济增长与石油进口关系的VAR模型[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金泉;;基于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建设研究——以赣州市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沈再春;沈群;;方便食品——21世纪食品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杨英;大中型企业“领跑”工区工业经济增长[N];哈密日报(汉);2012年
2 记者 王哲 通讯员 吴杰;武汉经济增长发力[N];湖北日报;2012年
3 记者 高原;太空经济增长迅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邢宝玉 通讯员依帕尔古丽;地区新增企业拉动工业经济增长[N];哈密日报(汉);2012年
5 徐志强;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N];中煤地质报;2013年
6 任慧芳;湖北局四大热词助推经济增长[N];中煤地质报;2013年
7 记者 吴巧君;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节约[N];天津日报;2013年
8 记者 唐文霖;我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业经济增长[N];玉溪日报;2013年
9 记者 刘瑞;昆明工业经济增长开始回暖[N];昆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唐文霖 通讯员 赵春菊 郑瑞仙;玉溪力保工业经济增长[N];玉溪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宏林;能源经济系统能源开发、配置及能源约束下经济增长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4 张卉;产业分布、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新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3 张伟伟;我国有色金属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胡蓉;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卢敏;中国省域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3年
6 齐颖超;四川省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李斯卓;FDI溢出效应对长春市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舒丽芳;中国省份工业经济增长趋同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9 王立治;兰州市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金纯;温州市工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析及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8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25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