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石油短缺及其应急恢复的演化机理研究
本文选题:突发事件 + 石油短缺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6期
【摘要】:通过分析突发性石油短缺典型案例,结合突发事件演化理论,研究了突发性石油短缺及其应急恢复演化的动力因素与机理。结果表明:突发性石油短缺的演化分为发生、发展、演变和终结四个阶段,短缺范围、短缺程度、短缺影响、应急恢复等演化特征主要受应急干预、致灾因素、承灾体、孕灾环境等动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应急干预贯穿整个演化过程,是突发性石油短缺演化的重要驱动力。结合中国突发性石油短缺应急体系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完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干预效果;加快立法,规范制度,完善石油储备,建立应急准备体系。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of sudden oil shortage and the theory of emergency evolution, the dynamic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sudden oil shortage and its emergency recovery evolution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sudden oil shortag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ccurrenc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en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age range, shortage degree, shortage effect and emergency recovery are mainly affected by emergency intervention, disaster causing factors, disaster bearing body, etc.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factors, such as disaster environment, among which emergency intervention runs through the whole evolution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evolution of sudden oil shortag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mergency system of sudden oil shortag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strengthen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perfecting emergency warning mechanism, perfecting emergency response organization,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intervention, speeding up legislation, standardizing the system, We will improve oil reserves and establish an emergency preparedness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性能源短缺应急响应的组织体系及‘情景—应对’策略研究”(编号:7117321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分类分级供应的中国煤炭物流系统优化模型及政策研究”(编号:20130095110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4XT06)
【分类号】:F41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刁莉;邰婷婷;蔡翊;;世界石油危机与中国石油贸易的战略发展(1973—1998)[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05期
2 李勇建;乔晓娇;孙晓晨;李春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突发事件演化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3 佘廉;刘山云;吴国斌;;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模型与应急管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4 季健;沈菊琴;;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影响的机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期
5 吕涛;;突发性能源短缺的应急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6 马建华;陈安;;突发事件的演化模式分析[J];安全;2009年12期
7 徐孝明;;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动因及其影响新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吴国斌;钱刚毅;雷丽萍;;突发公共事件扩散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冯春艳;;发达国家的石油供应应急机制[J];中国石化;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悦;1973-1974年石油危机和美国的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玉静;重大突发事件对油价波动的影响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涛;郭庆;;突发性石油短缺及其应急恢复的演化机理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6期
2 郭景涛;佘廉;;城市群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协同关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02期
3 王冬冬;;网络社会公众同情形成过程中的媒介作用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4 王兴伟;陈家军;郑海亮;;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5年06期
5 罗鹏志;陈曦;;面向事件链的突发事件建模与检索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S1期
6 郭杰;董秀成;皮光林;;突发性天然气供应中断的应急决策[J];天然气工业;2015年03期
7 武佳倩;汤铃;李玲;余乐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危险化学品水污染事件中城市供水危机应急策略研究——以2005年吉化爆炸引发哈尔滨水危机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8 朱万晶;;群体性突发事件集群行为的双路径演化及其干预[J];中国市场;2015年11期
9 孙永波;王丽讷;毕延彤;;基于动态博弈网络技术的我国石油供应策略应急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5年03期
10 刘晓燕;吕涛;;基于GSPN的能源应急管理流程建模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坪;马超;阮俊虎;;运力受限的应急物资动态调度模型及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2 陈雪龙;龚麒;王延章;;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演化分析的动态模型集成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3年03期
3 李勇建;乔晓娇;孙晓晨;;突发事件结构化描述框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4 刘洋;樊治平;袁媛;;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多属性风险决策方法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3年01期
5 杨青;杨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突发传染病事件演化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6 裘江南;刘丽丽;董磊磊;;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突发事件链建模方法与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7 代颖;马祖军;朱道立;方涛;;震后应急物资配送的模糊动态定位—路径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7期
8 李守英;马祖军;郑斌;任铭;;洪灾被困人员搜救问题的集成优化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9 杨保华;方志耕;刘思峰;胡明礼;;基于GERTS网络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推演共力耦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10 李英雄;李向阳;王颜新;;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任务的机会约束规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冷雪梅;“伊拉克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丁一;生物质液体燃料对我国石油安全的贡献[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刘超杰;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叶蓁蓁;国际能源合作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外交学院;2005年
5 杨中强;中东石油与21世纪的中国石油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庆寺;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与美国石油安全体系:结构、进程与变革[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雍艳;石油价格波动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忠;黄舒怡;林明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8期
2 吴正刚,韩玉启,周业铮,孟庆良;复杂环境下企业能力演化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9期
3 方景清;张斌;殷克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激发机制与演化机理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9期
4 邓修权,吴e,
本文编号:1844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84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