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FDI对中国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理论构建与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5 19:28

  本文选题:外商直接投资 + 工业碳排放效率 ; 参考:《软科学》2016年01期


【摘要】:在Antweiler分析框架基础上,引入FDI技术溢出、自主技术创新及对外资技术的吸收能力三种影响环境质量的技术因素,将FDI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分解为规模、结构及技术溢出效应,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同时通过不同的样本、工具变量策略和估计方法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无论从全国还是高排放区域来看,FDI降低了工业CO2排放效率,但有利于提高低排放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测算表明这是由不同地区FDI的规模、结构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之间的强弱关系所导致。此外,目前中国外资利用水平与以环保为目标的最佳水平之间尚有差距。以上结果意味着应引进掌握环保技术的外企,推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绩评价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frame of Angusheiler , the paper introduces three techn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 ,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f foreign capital technology . The influence of FDI o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s divided into scale ,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 and the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 is reduced by using different sample , tool variable strategy and estimation method .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05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ZH242) 广东省教育厅国家重大培育项目(2014GWXM018)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4WQNCX113)
【分类号】:F832.6;F4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俊文;刘官站;;中国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2 余建清;吕拉昌;;广东省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地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2年07期

3 ;每年减少5000吨碳排放 视频会议系统助力环保[J];每周电脑报;2007年11期

4 杜官印;蔡运龙;李双成;;1997-2007年中国分省化石能源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5 林凤生;;2050年无碳排放能源可满足全球需求[J];自然杂志;2011年02期

6 李冰;程小矛;;焦化行业碳排放核算及消减策略分析[J];冶金能源;2011年05期

7 张旺;周跃云;;基于结构分解法的北京市能源碳排放增量分析[J];资源科学;2013年02期

8 ;环球[J];中国机电工业;2013年02期

9 张楠;张永哲;;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知识经济;2013年04期

10 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宋海涛;瞿慧红;张泽民;王资凯;;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核电产生的碳排放[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情报(含计算机技术)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C];2011年

3 吴常艳;黄贤;金揣;小伟;赵荣钦;徐国良;;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光大环保优秀论文集(2014)[C];2014年

4 胡新艳;林文声;;最优增长路径下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时间趋势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吴常艳;黄贤;金揣;小伟;赵荣钦;徐国良;;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6 邵朱强;杨云博;;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慧玲;;钢铁工业碳排放情况及碳减排进展[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馨;牛叔文;赵春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吴文洁;张亚南;;陕西省能源产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脱钩评价[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10 吴大磊;赵细康;王丽娟;陈梦桑;王彦斐;曾云敏;石宝雅;;广东工业碳排放增长的驱动机制—基于LMDI法的实证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学明;力拓要求澳政府修改碳排放税计划[N];中国冶金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心韬;碳排放税箭在弦上 澳能源股闻风下挫[N];中国证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邹春蕾;碳排放约束加剧 企业碳管理体系待优化[N];中国电力报;2014年

4 文舟;欧洲钢铁联盟建议修改碳排放额度体制[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付望岩;看谁的服装碳排放更少[N];中国纺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管宏业;碳排放成本显性化加速车业变革[N];中国商报;2011年

7 ;欧盟钢厂担心 受困于碳排放[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8 芦龙军;欧洲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暴跌[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吴勇;欧钢联极力反对欧盟碳排放机制“新政”[N];中国冶金报;2011年

10 王凯 译;美国 下一个产油大国[N];中国石化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黄小丽;我国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丽华;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分析[D];新疆大学;2013年

5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张端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纺织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7 邵珠龙;无锡市工业企业碳排放及减排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8 余建清;广东省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地域差异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9 赵雅敬;钢铁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蒋伟;广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历史特征与趋势及高峰预测[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4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934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3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