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制造型中小企业行为、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变化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7 20:13

  本文选题:制造型中小企业 + 企业行为 ; 参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制造业开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战略作为企业运营的指导方针,对构建持续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急需通过战略变化来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动态能力是一种通过对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然而对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基于这种情况,论文以制造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行为、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制造型中小企业的战略制定与转型提供参考。全文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实证研究与研究结论。在基础理论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对企业行为、动态能力和企业战略变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把企业行为分为市场驱动行为(外部行为)和创业驱动行为(内部行为),并构建了整体理论关系模型,确定了各变量量表,提出各变量间的研究假设。在实证研究方面,根据问卷设计原则,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小样调查对各变量量表进行适当修改。采用SPSS21.0和AMOS23.0统计分析工具,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得出:市场驱动行为、创业驱动行为各维度对动态能力、企业战略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动态能力对企业战略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动态能力在市场驱动行为、创业驱动行为与企业战略变化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根据检验结果提出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议。最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相关研究进行展望。通过研究为制造型中小企业提高动态能力,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situati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gins to transform from "made in China" to "created in China". Th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s a guideline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enterprise strate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urgently nee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nvironment through strategic changes. Dynamic capability is a kind of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quickly by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However,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dynamic abil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scarce.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takes manufacturing SM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behavior, dynamic capability and enterprise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rategic for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SME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basic theory, empirical research and research conclusions. In terms of basic theo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idea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enterprise behavior, dynamic capability and enterprise strategic change. The enterprise behavior is divided into market-driven behavior (external behavior) and enterprise-driven behavior (internal behavior), and the overall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variables scale is determined, and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among the variables are put forward. In empirical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questionnaire design,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and the variable scale is modified by small sample survey. Using SPSS21.0 and AMOS23.0 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s, the questionnaire data a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validity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is verifi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Each dimension of entrepreneurial driving behavior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dynamic ability, dynamic abi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enterprise strategic change, dynamic abi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dynamic ability in market driven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driving behavior and strategic change is partly mediated,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SM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Finally,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are summariz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is prospected.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dynamic capac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0;F272;F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峰;基于知识发展的动态能力进化[J];求索;2004年10期

2 鄢德春;;动态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有价值吗?[J];科学学研究;2007年03期

3 王铁骊;高阳;;复杂环境下动态能力的内涵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15期

4 张韬;;动态能力功效对资源基础的扩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06期

5 王建刚;吴洁;张青;施琴芬;张运华;;动态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6 张春明;张英华;;从动态能力到超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述评及前瞻[J];商业时代;2013年03期

7 李朝明;杜宝苍;林惠娟;;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协同知识创新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年01期

8 齐永兴;;内蒙古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影响因素与培育途径探索[J];前沿;2013年13期

9 陶志峰,陈殷华,易卫平;企业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J];生产力研究;2001年06期

10 唐春晖;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大元;;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白景坤;顾飞;;动态能力生成的整合研究:惯例演化、战略更新及其组织嵌入[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尹丽萍;;基于动态能力双过程-两阶段模型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李辉;张晓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自主创新水平与组织动态能力[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江积海;刘敏;;动态能力主导逻辑重构及其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黄振雷;吴淑娥;刘学;;企业的动态能力观:回顾和研究建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韵江;李青霞;;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实现资源和能力的互动吗?——基于辽渔集团的案例分析与启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巩见刚;张娜;;基于动态能力框架的IT能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周军;从核心竞争力到动态能力[N];首都建设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马浩;资源与能力:企业特定性与竞争优势[N];湖北日报;2006年

3 马浩;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我市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优秀等级[N];淄博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磊磊;基于竞合互动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董保宝;基于网络结构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黄俊;动态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与联盟绩效关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梁旭晖;基于稳定型战略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胥家硕;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俞枫;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海本禄;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卢剑峰;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建东;企业动态能力与跨期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明辉;动态能力对企业组织变革速度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曦子;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动态能力模型与案例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龙静;基于动态能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高明晶;动态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绩效的作用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赛帅;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对物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金超帆;信息技术、动态能力对物流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徐雪忱;基于动态能力的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郑丽娜;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对经济型酒店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郭玉玉;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黄丙东;制度许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动态能力重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3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943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