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阈下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本文选题:电力需求 +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4期
【摘要】:低碳经济发展会对电力需求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提炼电力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系统剖析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电力需求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化、节能和碳排放约束是推动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对电力需求的直接推动效应较大;节能和碳排放约束对电力需求的直接影响较小,主要通过经济增长、城市化等对电力需求产生间接推动作用。根据建立的电力需求预测的岭回归模型,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将达到82596.19亿千瓦时。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electricity dem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wer demand are abstract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factor and power demand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path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growth, urbaniz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constraints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electricity demand. Among them,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have great direct driving effect on power dem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constraints have little direct impact on power demand, mainly through economic growth, urbanization and other indirect power demand promotion. According to the ridge regression model of power demand forecas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low-carbon economy, the electricity demand of our country will reach 8.259619 trillion kilowatt-hours in 2020.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灵敏度视角下河北省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优化研究”(G2016203011),项目主持人:王韶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动态演化升级研究”(G2015501064),项目主持人:张伟 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河北省能源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效应研究”(14SKA003),项目主持人:王韶华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机理及模拟调控研究”(HB14YJ009),项目主持人:韩楠
【分类号】:F426.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地区电力需求分化促使电力公司业绩分化[J];继电器;2005年18期
2 赵国鑫;李冰;黄韬;;我国电力需求与各产业发展关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2期
3 门可佩;鲜丽华;刘静;周萍;;江苏电力需求的灰色预测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2期
4 陈拥军;何勇;;农村电力需求指数设计研究[J];供用电;2008年01期
5 ;马来西亚电力需求11年来将首次减少[J];变压器;2009年04期
6 胡兆光,方燕平;我国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趋势分析[J];中国电力;2000年08期
7 微亮;芬兰研究预言电力需求将大大增加[J];国外核新闻;2000年06期
8 ;“十五”期间电力需求继续增长[J];吉林电力;2001年01期
9 孙宗颢;如何应对电力需求增长的变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1年03期
10 ;非典疫情对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J];农村电气化;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未来5年俄电力需求将增长20%[A];《电站信息》2012年第3期[C];2012年
2 ;电力需求2013年稳中微升,火电或迎“拐点”[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A];《电站信息》2013年第03期[C];2013年
4 段树乔;杨扬;;全球电力需求与资源、环境、科技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解决途径[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5 李兰臣;;恒易置业有限公司电力需求侧安全行性评价方法的探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培育;;电力需求侧供配电系统节电措施[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顾瑜芳;王斌;;江苏省电力需求侧资源经济性分析[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兰臣;;电力需求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探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门可佩;蒋梁瑜;;中国电力需求与GDP协调发展预测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拥军;方慧;;基于WebGIS的农村电力需求可视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整理;俄罗斯今后5年电力需求至少将增长1.8%[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颖春;发改委:预计今夏电力需求有所回升[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记者 方学;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需求或将回升[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4 记者 谭卓雯 通讯员 向建军;下半年广西最大电力需求约1600万千瓦[N];广西日报;2013年
5 记者 王龙飞;我省设立电力需求侧专项基金[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6 陈力青;电力需求放缓 2009年需求总量将增长5%[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本报驻日本记者 崔寅;高温导致电力需求陡增 日本讨论电力构成问题[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杨静媛;预计2013年电力需求稳中微升[N];中国电力报;2013年
9 李匴 肖润生 彭兴晖;满足电力需求 服务老区脱贫[N];国家电网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黄琳;省电力需求侧专项资金政策解读[N];辽宁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淑霞;中国电力需求周期演变规律及转折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2 陈拥军;农村电力需求综合评价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网规划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周明;电力需求侧市场运营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4 王冬容;电力需求侧响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毅;基于WEB分析的电力需求服务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4年
2 周佳;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惠画;三大城市群气候效应对电力需求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年
4 陈银峰;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黄娟;电力需求周期波动峰谷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韩峰;电力需求侧能效宣传管理系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7 梁亚丽;中国电力需求周期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8 劳咏昶;浙江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相关性及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杨四平;山西代县电力需求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10 高冲;济南地区电力需求侧资源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本文编号:2083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08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