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规模、集聚外部性与区域创新能力——对中国工业行业的门槛效应检验
[Abstract]:Using 27 industrial industry data from 30 regions (except Tibet)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3, a panel threshold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test the scale of different regions.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agglomeration (Jacobs externality), specialization agglomeration (MAR externality) and enterprise competition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regional scale is small, diversification agglomeration, specialization agglomeration and enterprise competition all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regional scale,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versification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obviously reduc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alization agglomera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versely U-shaped.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630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ZH1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0195)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5YJ302)
【分类号】:F4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五位[J];包装世界;2006年02期
2 李万明;郑国锋;;提升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3 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4 冉茂瑜;周彬;顾新;;“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5 张军;杜国林;;辽宁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3期
6 杨志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辨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出炉 江苏实现三连冠粤京沪浙鲁列前六[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1年12期
8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江苏建材;2013年01期
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沪京津苏粤浙进入创新型地区[J];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02期
10 皮宗平;韩子睿;;江苏何以取得全国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群众;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咚;林莉;葛继平;;研发投入对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漆艳茹;刘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缪胜光;陈国宏;李美娟;;基于云理论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风平;;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潘雄锋;刘清;赵一霖;;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非线性测评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能;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蕾;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一[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吴红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N];新华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出炉[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杜颖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夺得“四连冠”[N];江苏经济报;2012年
5 通讯员 蒋历军 记者 毛庆;江苏夺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N];南京日报;2012年
6 记者 吴红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N];新华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杨婧如;深圳发布区域创新能力报告[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记者 陈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出炉[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杨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创建国家试点城市[N];淮安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肖国强;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五[N];浙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枫;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博雅;我国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熊衍飞;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魏彦莉;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孙晓飞;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刘玉博;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7 石婷;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依依;江西省11个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分析与比较[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如琳;基于特征选择和支持向量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吴昊;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15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