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articularity of green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alliance in China, 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tribution of alliance benefits.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benefit distribution and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calculate accurately, the aim is to seek mor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benefi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so that the alliance has more green innova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enthusiasm of all parties to cooperate is higher. The overall benefit of the alliance is grea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building industry alliance.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J09B03)
【分类号】:F273.1;F42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灵江;;绿色建筑与住宅产业化[J];住宅产业;2014年09期
2 李建玲;刘伊生;马欣;;共性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7期
3 陈爱祖;唐雯;康继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2期
4 刘云龙;李世佼;;产学研联盟中合作成员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3期
5 陈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6 李遵白;吴贵生;;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5期
7 丁X;;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绿色创新系统的特征与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乐;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瑜;菅利荣;刘思峰;赵焕焕;刘勇;;基于优化Shapley值的产学研网络型合作利益协调机制研究——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9期
2 张志华;李瑞芝;赵波;;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体利益分配机制研究——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20期
3 王建廷;王茂智;;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8期
4 刘建准;姜波;;知识链组织研究回顾—合作与冲突、知识协同、技术创新与利益分配机制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17期
5 张敬文;江晓珊;周海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基于PLS-SEM模型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05期
6 唐艳芳;;RTB网络广告产业链价值分配研究[J];商;2016年18期
7 庄伟卿;黄光阳;谢云萍;;基于长期多方收益与风险分配的政产学研治理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6期
8 程芬;郭瑾;梁喜;;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11期
9 包特力根白乙;张馨文;陈勇;;辽宁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及推进路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年02期
10 胡楠;;探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J];低碳世界;201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晓敏;港口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 王安;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供应链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肖夏;建设项目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2 惿乐斌;王旭;徐洪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风险补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4期
3 龚红;李燕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07期
4 杨俊辉;;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知识工作团队利益分配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卢求;;德国DGNB——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J];世界建筑;2010年01期
6 孙福全;彭春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J];太原科技;2009年10期
7 涂静;马辉民;;两期知识外包的激励合约[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2期
8 吴朗;;产出分享模式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J];系统工程;2009年05期
9 涂静;马辉民;;隐性知识外包的激励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10期
10 阮平南;黄蕾;;基于博弈的企业合作机理和稳定性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磊;基于竞争合作关系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2 孙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施[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3 庆艳华;供应链企业合作及其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恽伶俐;绿色供应链利润及利润分配模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杨帆;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凡志均;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方青;供应链企业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陈宝;企业动态联盟的伙伴选择与利益分配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刘介明;供应链的利益与风险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遵白;吴贵生;;绿色建筑的演进与中国绿色建筑产业竞争力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四月份将在沈阳举办全国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J];混凝土;2012年02期
3 韩洁;杜宇;徐蕊;;绿色建筑产业全面提速:2020年将占新建筑三成[J];建筑节能;2012年07期
4 斯蒂芬·肯特;;一个开放的建筑产业:为客户创造高性能的灵活的建筑[J];中国住宅设施;2012年06期
5 梁俊强;梁浩;张峰;毕既华;刘军民;马欣伯;;发展绿色建筑产业 引领绿色经济发展[J];建设科技;2012年17期
6 ;江西出台加快建筑产业发展若干意见[J];门窗;2012年08期
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J];建设科技;2012年17期
8 梁浩;张峰;梁俊强;;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绿色建筑产业规划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9 ;河北省组建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J];创新科技;2013年01期
10 佳音;;我国首届绿色建筑产业专家论坛将举办[J];建筑节能;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郎元智;李冰冰;;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陶帅;张德海;张小莉;黄灵;;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3 ;现代建筑产业[A];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4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A];中国钢结构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暨2006年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工业精神”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A];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六)[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国清 实习生 周珊 采写;沈阳大步向“现代建筑产业之都”挺进[N];沈阳日报;2009年
2 沈宗河、记者刘妮;深入研究论证 抓紧完善规划 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N];沈阳日报;2009年
3 记者 郭宏颖;制定政策措施 加速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N];沈阳日报;2010年
4 沈宗河 记者 刘妮;全力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N];沈阳日报;2011年
5 记者 孙潜彤 通讯员 顾尚品;沈阳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N];经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于海;现代建筑产业成为沈阳支柱产业[N];沈阳日报;2012年
7 张燕;沈阳现代建筑产业“转”出蓬勃生机[N];中国建设报;2012年
8 ;沈阳现代建筑产业乘势而上[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记者 于海 通讯员 李丹;沈阳现代建筑产业首季产值超300亿[N];沈阳日报;2013年
10 记者岳阳;沈阳现代建筑产业首季度产值超300亿元[N];中国建设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麦瑞权;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潘辉;建筑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及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瑾;江西省建筑产业绩效评价与其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仕兴;面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质量监管体系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4 王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许梦;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建筑产业健康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程功;基于产业链集成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7 张园园;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李星;建筑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晓雁;我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朱五龙;中国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7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41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