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公司薪酬管理研究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salary management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t is also the focus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management science, salary managemen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enterprise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alary system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husiasm of staff and workers. And it will have a long-term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ve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HK Company is a large state-owned open-pit coal mine, which is one of the key coal mines in the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t is also one of the largest open-pit coal mines with the largest design capacit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mpany ha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the salary management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since 2013,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cold winter in the coal market, HK's profits have fallen across the board, the company's salary level has begun to decline after a decade of growth, and many problems have broken out in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satisfaction of employees in the company is also rising, at this stage the company began to re-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and hope to make adjustments. Through combing the literature of related salary and sala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sums up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viewpoints on compensation and salary management,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in HK Company. Summing 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new viewpoint of salary management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of HK Company, including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bonus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perfecting the salar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so on. So that the company's compensation system to better suppor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92;F42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边霞;从薪酬制度看薪酬策略在企业激励中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S1期
2 肖勇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薪酬策略[J];中国高新区;2003年11期
3 郎丽慧,蔡建峰,郭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薪酬策略的动态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12期
4 闵刚;;浅析铁路企业的薪酬管理[J];金融经济;2005年20期
5 杨艳丽,唐孝亮;薪酬制度中的四大风险[J];当代经济;2005年06期
6 金雅平;以人为本谈薪酬[J];通信企业管理;2005年08期
7 秦忠良;关于建立具有激励功能薪酬体系思路的探讨[J];广西电业;2005年07期
8 刘新容;知识经济下的薪酬变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10期
9 周毅;工作文化差异与薪酬策略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年24期
10 郑毅;莫兴华;张行涛;;战略薪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当代经理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蒋涛;刘运国;;薪酬激励的梯度效应研究[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童宏兵;刘启东;梁洪才;焦道杰;;贯彻科学发展观 构建以岗位价值为导向的薪酬体系[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申顺更;陈祥恩;任雷;曲鸣钟;张国平;石仁义;李红煜;龚鹏;毛永生;司德木;程英豪;张华;;大型集团多元化分层次全面薪酬体系构建与实践[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3年
4 ;薪酬策略选择与人力资源服务参考[A];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C];2011年
5 姜延春;;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薇;构建全面薪酬策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夏天雨;薪酬体系——在差距和满意度之间博弈[N];机电商报;2006年
3 ;超市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N];中国商报;2012年
4 记者 张焕;广州人才市场:薪酬上涨普工难招[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郑大奇;创智薪酬突破[N];计算机世界;2001年
6 本报记者 李嫒;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势在必行[N];建筑时报;2006年
7 胡尚华;打造高激励的薪酬文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孙文全 河北省邢台市煤气热力总公司;和谐薪酬管理模型:解决“共赢”难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9 慧博研究院副院长 胡爽雨;精细化管理增强薪酬激励[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10 周建华;定薪酬 有学问[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军;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及其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陈松林;基于社会认同的企业信用、薪酬策略与绩效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平;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高友民;多元化战略的薪酬管理及其契合与协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张金;高校薪酬、教师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及管理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6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明;中交—航局激励性薪酬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董媚娟;E公司薪酬体系再造[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赖明;英泰发电公司薪酬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何邦扣;华东探测公司薪酬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黄晓星;Y公司薪酬制度重构[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平;昆山A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刘林;深林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盛德荣;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薪酬体系改进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李色东;湛江恒兴公司薪酬体系诊断与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周t熁,
本文编号:2486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48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