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转型并购背景下商誉会计计量研究 ——以三泰控股并购烟台伟岸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3 12:17
商誉是溢价并购重组的产物。近年来市场的竞争与政策的激励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商誉在高估值的催化下飞速增长,随之产生商誉大额减值现象,带给企业严重的经营危机。如何使会计计量更加准确地反映商誉的本质和商誉价值的波动,成为了当下学者们研讨的热点。商誉会计计量目前的研究现状为:针对商誉初始计量,割差法成为公认的计量方法,采用总计价账户概念,操作简单易行,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支持,但却忽略了对被并购单位表外可辨认资产的计量;针对商誉后续计量,多为对商誉减值影响因素的探究以及对摊销法与减值法的优劣比较,而未从会计计量机理角度对商誉后续计量方式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在宏观现象中提炼出互联网转型并购中特有的商誉会计计量问题,在微观的企业并购案例中尝试着对商誉会计计量进行优化,最后根据个体的优化方案,提出对互联网转型并购这一特定类别的宏观并购现象的商誉会计计量研究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企业转型时,初始计量未充分量化表外无形资源;后续计量时融入了大量主观判断,带来商誉减值的随意性。本文创新与应用价值为:在商誉初始计量方面,强调量化表外无形资源域名以及无形资产计算机软件著作...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框架图??Figure?1-1?Building-block?of?Structure??
北京交通大学会计硕士学位论文?互联网转型并购特点与商誉计景2015年的高溢价并购热潮结束后带来的影响在2018年末浮出水面,一些购企业为获取高额并购对价而附加的业务承诺也到了检验的时刻,被收购公成色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并购企业对于商誉的减值处理。根据中信一级行业我们对各行各业商誉总额以及净资产总额进行总结,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商誉资产的比重不容小觑,传媒行业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高达26.77%,餐饮旅商誉占比也超过了行业净资产的百分之二十。说明了商誉大额减值的现象可使企业的资产结构失去稳定。??1.?^>00?■???.165.9...?...f?.?■??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誉”的概念与计量研究——模型与分析[J]. 王志伟,胡佳倩. 会计之友. 2019(04)
[2]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预期导向还是经济后果导向[J]. 宋建波,张海晴. 财会月刊. 2019(03)
[3]商誉这颗“雷”:减值还是摊销?[J]. 谢德仁. 会计之友. 2019(04)
[4]商誉的计量与评估:A股超万亿商誉背景下的理性思考[J]. 丘开浪. 中国资产评估. 2018(10)
[5]莫让商誉成为“皇帝的新衣”——关于商誉处理的理性分析[J]. 张乃军. 会计之友. 2018(18)
[6]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改进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引入摊销?——基于合并商誉本质的实证分析[J]. 黄蔚,汤湘希.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8)
[7]商誉减值会计经济后果分析[J]. 吴虹雁,刘强.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09)
[8]复杂股权结构下合并商誉确认与初始计量问题研究[J]. 冯卫东,郑海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03)
[9]股份支付、交易制度与商誉高估——基于中小板公司并购的数据分析[J]. 谢纪刚,张秋生. 会计研究. 2013(12)
[10]高溢价收购轻资产公司是“饕餮盛宴”还是“饮鸩止渴”?[J]. 单祥. 财务与会计. 2013(10)
本文编号:3493004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框架图??Figure?1-1?Building-block?of?Structure??
北京交通大学会计硕士学位论文?互联网转型并购特点与商誉计景2015年的高溢价并购热潮结束后带来的影响在2018年末浮出水面,一些购企业为获取高额并购对价而附加的业务承诺也到了检验的时刻,被收购公成色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并购企业对于商誉的减值处理。根据中信一级行业我们对各行各业商誉总额以及净资产总额进行总结,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商誉资产的比重不容小觑,传媒行业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高达26.77%,餐饮旅商誉占比也超过了行业净资产的百分之二十。说明了商誉大额减值的现象可使企业的资产结构失去稳定。??1.?^>00?■???.165.9...?...f?.?■??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誉”的概念与计量研究——模型与分析[J]. 王志伟,胡佳倩. 会计之友. 2019(04)
[2]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预期导向还是经济后果导向[J]. 宋建波,张海晴. 财会月刊. 2019(03)
[3]商誉这颗“雷”:减值还是摊销?[J]. 谢德仁. 会计之友. 2019(04)
[4]商誉的计量与评估:A股超万亿商誉背景下的理性思考[J]. 丘开浪. 中国资产评估. 2018(10)
[5]莫让商誉成为“皇帝的新衣”——关于商誉处理的理性分析[J]. 张乃军. 会计之友. 2018(18)
[6]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改进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引入摊销?——基于合并商誉本质的实证分析[J]. 黄蔚,汤湘希.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8)
[7]商誉减值会计经济后果分析[J]. 吴虹雁,刘强.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09)
[8]复杂股权结构下合并商誉确认与初始计量问题研究[J]. 冯卫东,郑海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03)
[9]股份支付、交易制度与商誉高估——基于中小板公司并购的数据分析[J]. 谢纪刚,张秋生. 会计研究. 2013(12)
[10]高溢价收购轻资产公司是“饕餮盛宴”还是“饮鸩止渴”?[J]. 单祥. 财务与会计. 2013(10)
本文编号:3493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49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