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以青岛市黄水东调承接工程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4-03-25 18:0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也意味着水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行业角度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水利工程作为关乎社会发展的国民基础设施,能真正的实现惠及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后代。但由于水利工程存在技术复杂、工期长、投资大等问题,所以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无论是对于项目本身还是行业发展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必经一环,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已建项目的回顾总结来为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经验,从而增强项目的成本、质量和工期等方面的管控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升项目管理者的组织决策能力以及项目自身的效益和运营能力,有助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角度出发,以建设过程、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为评价内容,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市黄水东调承接工程项目为例,使用组合赋权的方法得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结果来看,项目建设情况、财务后评价、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可持续性评价的后评价等级结果均为好,国民经济后评价的等级结果为很好,青...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项目后评价理论概述
2.1.1 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2.1.2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2.1.3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2.1.4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2.2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2.2.1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2.2.2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2.3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概述
2.3.1 水利工程项目
2.3.2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2.3.3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第3章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3.2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章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
4.1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研究
4.2 基于组合赋权云的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构建
4.2.1 模型构建流程
4.2.2 评价模型权重确定
4.2.3 云模型的建立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项目专项评价
5.2.1 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
5.2.2 项目经济效益
5.2.3 社会环境影响
5.2.4 可持续后评价
5.3 组合赋权法-云模型应用
5.3.1 建立后评价指标体系
5.3.2 Cov-AHP法
5.3.3 熵权法
5.3.4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5.3.5 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5.3.6 组合赋权法应用效果分析
5.3.7 云模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专利发表情况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938672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项目后评价理论概述
2.1.1 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2.1.2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2.1.3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2.1.4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2.2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2.2.1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2.2.2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2.3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概述
2.3.1 水利工程项目
2.3.2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2.3.3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第3章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3.2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章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
4.1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研究
4.2 基于组合赋权云的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模型构建
4.2.1 模型构建流程
4.2.2 评价模型权重确定
4.2.3 云模型的建立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项目专项评价
5.2.1 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
5.2.2 项目经济效益
5.2.3 社会环境影响
5.2.4 可持续后评价
5.3 组合赋权法-云模型应用
5.3.1 建立后评价指标体系
5.3.2 Cov-AHP法
5.3.3 熵权法
5.3.4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5.3.5 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5.3.6 组合赋权法应用效果分析
5.3.7 云模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专利发表情况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938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93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