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能源-粮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水-能源-粮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资源高度依赖外省市供应,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构建以水-能源-粮食(W-E-F)三者为主体并涵盖社会、经济和环境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因果关联网络;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实现了对北京市水-能源-粮食关联(W-E-F Nexus)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拟,预测了北京市W-E-F变化趋势,并开展了W-E-F Nexus系统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水资源消耗总量预计超过38亿吨;能源供应数量预计不足2600万吨标准煤,地热能等清洁一次能源供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下降至6865万吨标准煤,其中超过62%的能源消耗将依赖省外调入;粮食消费总量预计将超过730万吨,粮食单产数量在2014-2016年经过短暂调整后开始持续提升,到2020年每公顷产量预计将超过7800公斤,粮食自给率经过调整将再度恢复到2012年20%的水平;能源系统是现阶段提升北京W-E-F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突破口;相比于单一资源政策,基于非资源系统的决策行为影响效果将更为深广。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招商银行总行;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关联系统 可持续发展 系统动力学
【正文快照】: 引言 2011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风险报告》,第一次提出“水-能源-粮食风险群”的概念,与“宏观经济失衡”和“非法经济”并列为当年三大重点关注风险[1]。作为人类的生存基础和经济的发展命脉,水、能源和粮食(W-E-F)这三类资源不仅停留于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而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建兰;;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框架的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国浩;赵淑芳;;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浅析[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胡衍强;刘仲英;邵建利;周欣;;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和谐性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卢武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叶民强;张世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目标实现过程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6 白福臣;;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作用机制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李艳双;韩文秀;曾珍香;;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探讨[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倪俊;马光;;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估与区际比较[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9 梁宁;程鸿德;汤顺林;;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徐锋 车海刚;构筑三大可持续发展系统[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二勋;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谷秀华;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米俊;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惠玉蓉;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状态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刘伟;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2 杨志恒;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空间协调分析及动态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雪斌;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分析[D];福州大学;2014年
4 梁新颖;构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科学决策机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沈丽娟;山东可持续发展系统空间结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崇琳;青海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公平;山东与苏浙粤可持续发展系统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小健;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与调控[D];东华大学;2007年
9 王俊燕;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EV-R-EC投入产出分析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水-能源-粮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47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