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电动自行车品牌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TL电动自行车品牌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出行工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短途代步工具方面尤为如此。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经济、便捷的新兴短途交通工具,近些年已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主要代步工具,在近些年达到了普及。TL公司旗下的TL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典型代表,其品牌建设工作的研究对TL公司的发展甚至行业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后,本文对国内外品牌建设理论的情况进行车综合性提炼和阐述,并以TL公司的品牌建设为案例,简要分析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背景。在对TL公司进行基本介绍之后,着重分析了TL电动自行车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状况,包括对企业内部状况做出了全面分析,利用SWOT矩阵工具,得出TL公司应当走成长型战略路线,应当大力投入品牌建设的观点。基于此,本文将TL公司品牌建设历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使用品牌建设9s模型理论分析,选择9s模型中针对TL公司而言最为关键的品牌调研与诊断、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推广等几个方面,结合TL品牌知名度、忠诚度等指标,详尽说明了当前各指标的状况和品牌建设各项工作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当前品牌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本文重点创新设计,在于根据“品牌资产五星模型”的五方面要素,提出了TL品牌建设问题解决的具体策略及内容,并对最为关键的解决措施予以充分说明,在改善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TL品牌当前的特色与优势的发挥。本文研究对于当前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实践意义,为处于激烈竞争当中的电动自行车企业的品牌建设发展战略提供思路。
【关键词】:TL电动自行车 9S模型 品牌资产五星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2;F426.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7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7
- 第二章 品牌建设理论综述17-25
- 2.1 品牌概念及特征研究综述17-19
- 2.1.1 品牌概念研究17
- 2.1.2 品牌特征研究17-19
- 2.2 品牌建设文献综述19-22
- 2.2.1 国外品牌建设研究文献综述19-21
- 2.2.2 国内品牌建设研究文献综述21-22
- 2.3 品牌建设的9S系统模式22-25
- 2.3.1 品牌调研22
- 2.3.2 品牌诊断22-23
- 2.3.3 品牌定位23
- 2.3.4 品牌规划23
- 2.3.5 品牌创意23
- 2.3.6 品牌设计23
- 2.3.7 品牌推广23-24
- 2.3.8 品牌评估24
- 2.3.9 品牌调整24-25
- 第三章 TL品牌营销环境分析25-39
- 3.1 TL公司简介25-26
- 3.2 宏观环境分析26-29
- 3.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26
- 3.2.2 经济环境分析26-27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27-28
- 3.2.4 技术环境分析28-29
- 3.3 微观环境分析29-35
- 3.3.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29-30
- 3.3.2 消费者分析30-31
- 3.3.3 中间商分析31-32
- 3.3.4 竞争分析32-35
- 3.3.5 供应商分析35
- 3.4 TL电动自行车公司的SWOT分析35-39
- 第四章 TL品牌建设现状39-47
- 4.1 TL电动自行车品牌建设历程39-40
- 4.2 TL品牌调研与诊断40-41
- 4.2.1 品牌调研40-41
- 4.2.2 品牌诊断41
- 4.3 TL品牌定位41-42
- 4.4 TL品牌规划42-44
- 4.5 TL品牌推广44-47
- 第五章 TL品牌建设的问题47-52
- 5.1 从品牌调研与诊断方面发现的问题47-48
- 5.1.1 知名度、忠诚度和品牌联想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47
- 5.1.2 品牌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47-48
- 5.2 TL在品牌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48-49
- 5.2.1 定位模糊48
- 5.2.2 缺失针对日益增长的感性消费群体的品牌定位48-49
- 5.3 TL在品牌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49-50
- 5.3.1 品牌组合规划的不足49
- 5.3.2 品牌延伸速度过快49-50
- 5.4 TL在品牌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50-52
- 5.4.1 品牌推广措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50
- 5.4.2 品牌推广受制于中间商50-52
- 第六章 TL电动自行车基于品牌资产提升的品牌建设策略设计52-62
- 6.1 TL电动自行车品牌资产提升的基本思路52-53
- 6.1.1 以精准定位为基础52
- 6.1.2 通过品牌资产五星模型制定TL品牌建设策略52-53
- 6.2 品牌知名度提升策略53-55
- 6.2.1 细化Ⅵ标准,实现品牌识别鲜明化53
- 6.2.2 丰富体育营销,增强品牌传播独特性53-54
- 6.2.3 采用低成本事件营销,增强品牌传播穿透力54-55
- 6.2.4 规避品牌延伸引起主业务知名度的弱化55
- 6.3 顾客质量感知水平提升策略55-57
- 6.3.1 巩固TL创新领导地位55-56
- 6.3.2 保障质量信号的统一56
- 6.3.3 提高产品质量56-57
- 6.3.4 通过高价策略传递档次信息57
- 6.4 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57-59
- 6.4.1 提高顾客的喜爱度和坚定度57-58
- 6.4.2 提升顾客满意度58
- 6.4.3 间接提高顾客转换成本58-59
- 6.5 增强品牌联想作用的策略59-61
- 6.5.1 营销活动与品牌定位保持一致59-60
- 6.5.2 改善产品特征联想60
- 6.5.3 塑造TL品牌个性60
- 6.5.4 关联良好事物,建立强联想60-61
- 6.6 通过品牌保护及其他策略提升品牌资产61-62
- 第七章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国华;发挥优势,将电动自行车打进国际市场[J];摩托车技术;2000年11期
2 缪金良;前程灿烂 任重道远 电动自行车[J];中国自行车;2000年09期
3 余世光 ,忻元敏;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仍孕育着新的发展动力[J];中国自行车;2000年11期
4 江国强;欧洲电动自行车市场[J];中国自行车;2000年12期
5 鲍泽军;推广电动自行车势在必行[J];中国自行车;2000年02期
6 威士通;练好质量内功宣传好使用电动自行车[J];中国自行车;2000年02期
7 黄宣俊;给“电动自行车”定位[J];中国自行车;2000年04期
8 晁毓山;;电动自行车想说爱你不容易[J];监督与选择;2000年01期
9 周鹤良 ,王天顺;加速电动自行车产业化[J];中国机电工业;2001年05期
10 周鹤良 ,王天顺;电动自行车市场看好[J];农机市场;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元;;浅议电动自行车限用问题[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良泉;王海瑛;刘世新;刘欣欣;孙莹;;山东省电动自行车满意度测评行业分析[A];2012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2年
3 郑伶俐;;深圳电动自行车发展适宜性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4 马金盛;冯川;尹虎;;电动自行车的人机工程分析[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蕊;张新天;冷传才;;电动自行车当量换算体系的初步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徐保伯;刘务华;刘怡;阳朝辉;;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及其动力电池的选择[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金良;孟良荣;;关于“电动自行车和电池"的几点思考[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宋二虎;王义新;陈隆;;浅析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产业化之路[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涛;詹琼华;;电动自行车驱动系统的发展概况[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陆静;;继续关注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地方政府可以对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回收做点什么?[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然 赵景芳;电动自行车:一路走好(待续)[N];天津工商报;2000年
2 记者张靖;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N];北京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崔进贤;北京 电动自行车有望放开[N];中国汽车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崔进贤;京城电动自行车销售树起联合大旗[N];中国汽车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钟鹏驰;武汉处罚电动自行车[N];中国汽车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崔进贤;听何祚庥院士“鼓吹”电动自行车[N];中国汽车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钟鹏驰;湖北对电动自行车仍未“开禁”[N];中国汽车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崔进贤;北京电动自行车市场黯然的诀别[N];中国汽车报;2002年
9 张允平;让电动自行车合法上路[N];法制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余凯 刘娜 实习生 原永涛;电动自行车驶向何方[N];湖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文华;人—车—路环境下电动自行车动态性能与碰撞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广红;中山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振兴;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治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董艳涛;城市道路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吕腾飞;电动自行车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
5 许铭倩;电动自行车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付倩;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性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胥超;基于无线通讯的便携式电动自行车检测系统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8 邹小健;基于人群差异化分类的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金荣;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10 江慧芝;电动自行车冬季防护服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TL电动自行车品牌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50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