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给学刊写专栏

发布时间:2018-01-06 10:43

  本文关键词:给学刊写专栏 出处:《南方电视学刊》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纪录片 郭先生 怀斯曼 我自己 纪录电影 理论研究 本土环境 刘禾 亚类型 政治维度


【摘要】:正在2012年初,《南方电视学刊》的郭际生先生邀我写一个学术专栏,叫《芟芟来迟》。名字是他起的,按他的解释,"拨云见日拨乱反正,即为‘芟’"。很巧妙的名字,其中显然蕴含了郭先生对这个专栏、对中国纪录片学术发展的某种期望。回顾历史,从1990年代到2000年代初,中国纪录片理论研究曾有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比如钟大年教授对纪录片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反思、朱羽君教授对电视纪实语言的梳理和总结、吕新雨教授对
[Abstract]:In early 2012, Mr. Guo Jisheng of the Southern Television Journal asked me to write an academic column called "Hashi coming late." the name was given to him. According to his explanation, "Let the clouds rise and get out of the way." It's called "Exocience." it's an ingenious name that clearly contains Mr. Guo's expectations for this column and for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ies. Looking back, from the 1990s to the early 2000s. There has been a historic leap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hinese documentaries, such as Professor Zhong Danian's 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umentary and reality, Professor Zhu Yujun's combing and summing up the documentary language of television, and Professor Lu Xinyu's commen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umentary and re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英国林肯大学;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在2012年初,《南方电视学刊》的郭际生先生邀我写一个学术专栏,叫《芟芟来迟》。名字是他起的,按他的解释,“拨云见日拨乱反正,即为‘芟’”。很巧妙的名字,其中显然蕴含了郭先生对这个专栏、对中国纪录片学术发展的某种期望。回顾历史,从1990年代到2000年代初,中国纪录片理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纪录片面对国际化和市场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07期

2 胡洁;福克斯公司进军中国纪录片市场[J];国际新闻界;2003年01期

3 赵志刚,李薇;关于当下中国纪录片中农民话语权的理性思考[J];新闻大学;2004年03期

4 庄明;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探究[J];新闻爱好者;2005年10期

5 木子;中国纪录片网举行开通仪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1期

6 李安;中国纪录片的市场现状和发展策略[J];现代传播;2005年01期

7 张同道;;艺术表达与文化工业:中国纪录片的热和冷[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刘阳;;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转型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01期

9 ;媒体扫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05期

10 牛光夏;谷瑞丽;;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盘点[J];现代视听;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艳明;;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现状与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亦中;;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赖黎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纪录片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前瞻(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春来;候鸟南飞广州 寻找中国纪录片方位[N];民营经济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蒲荔子;让外国人看懂中国纪录片[N];南方日报;2006年

3 深圳报业集团驻广州记者 张莹;中国纪录片“钱景”在哪?[N];深圳商报;2009年

4 霆钧;《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发布[N];中国电影报;2010年

5 吴晓东;中国纪录片 离“消费”有多远[N];工人日报;2010年

6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吴敏 实习生 唐蓓;中国纪录片的春天在哪里?[N];南方日报;2010年

7 实习记者 康婕;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发布[N];中国电影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马竞宇;迈向中国纪录片的春天[N];天津日报;2011年

9 记者 陈郁;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发布[N];经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续鸿明;中国纪录片迎来产业化良机[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素丽;叙事心理学视野中的中国纪录片研究(1978-2008)[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2 唐晨光;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南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佳妮;基于受众视角探讨中国纪录片在亚洲的传播效果[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菡;中国纪录片娱乐性凸显的历史探究及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孙峰龙;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朱佳蓉;新媒体平台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郭岩;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海外传播[D];南昌大学;2016年

6 孙婧;论网络视频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7 张金龙;多元化:90年代中国纪录片图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夏鹏;对当代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热潮中发展的冷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姜宝娜;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10 陈欣;媒介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纪录片[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7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387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