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数字环境下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14:21

  本文关键词:数字环境下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版权法 数字环境 复制权 利益平衡


【摘要】:版权制度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版权的核心权利--复制权在不同技术时期的变化来看,版权法就是对不同主体的利益变化进行调整以期实现平衡的制度,利益平衡问题是版权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进入数字时代以后,科技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导致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激烈,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技术发展下的复制权变化入手,提出利益平衡与版权法的不解之缘,通过对利益平衡进行本体分析以及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的哲学探讨、目标追求、价值判断、经济分析等多维解读,探讨数字环境下版权法面临的新问题,对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完善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既维护版权人利益又促进知识文化发展的双重目的,实现版权法的动态平衡。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不同技术时期复制权的变化特点分析,提出版权法就是对不同主体利益进行调整的制度,与利益平衡有着不解之缘。 第二部分对利益平衡进行本体分析,对利益、平衡、利益平衡等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第三部分对利益平衡机制从哲学、目标、价值、经济多维度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深入探讨利益平衡机制内涵。 第四部分通过数字环境对版权制度的影响和版权主体的冲击,分析数字环境对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补偿金制度等版权法传统平衡制度的挑战。 第五部分探讨了数字环境下版权利益平衡机制的设计,分析了利益平衡机制的立足点和应对思路,对合理使用制度、补偿金、技术措施、版权信息管理等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copyright system is closely linked to progress, from the core of copyright rights -- 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echnology, the copyright law is to be adjust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of different subjects of system changes, balance of interest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copyright law. After entering the digital era.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o break the original balance of interests, lead to conflicts of interest among different subjects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mechanism of balancing of interests in copyright law has been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 of changes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the indissoluble bound of copyright law, to expl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ntology and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in copyright law the mechanism of balance of interests philosophy goals, value judgment, economic analysis of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of new problems of copyright under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copyright The legal interest balance mechanism is perfect,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achieve the dual purpose of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cul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dynamic balance of copyright law.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uplication rights in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eriods, and proposes that copyright law is a system that adjusts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subjects and has an indissoluble bond with the interests balance.
The second part makes an on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s and relations of interest, balance,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and relations.
The third part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est balance mechanism from the philosophy, the goal, the value and the economic multi dimension, and deep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rest balance mechanism.
The fourth part, through the impact of digital environment on copyright system and the impact of copyright owners,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of digital environment to the traditional balance system of copyright law, such as the fair use system, the statutory license system,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so on.
The fifth part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copyright interest balancing mechanism under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analyzes the foothol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rest balance mechanism,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air use system, compensation, technical measures, and copyrigh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刚;试论版权法中技术措施的规避与利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2 陈再绅;;国外的版权与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1987年03期

3 何毕;;简论编辑的版权意识[J];编辑学刊;1991年02期

4 李树国!研究馆员;中外版权法与图书馆服务[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年02期

5 肖冬梅;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版权保护[J];情报杂志;2002年07期

6 李蓉梅;数字图书馆资源开发建设中的版权问题与著作权权利限制[J];图书馆学研究;2005年06期

7 李顺德;;版权、出版权和出版者权[J];科技与出版;2006年01期

8 郭建;;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的检视与反思[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年01期

9 丛立先;;论网络版权中的法定许可[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姚晓杭;赵德玉;;浅谈完善软件版权的几点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寿步;;论版权与专利若干基本概念——试议美国版权法第102条的翻译[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2 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钟紫红;;论不同文种“一稿两投”的国际规范及我国应采取的编辑政策[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4 康芳伟;刘家容;张小明;;WTO与我国外观设计制度之重构[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5 袁施敏;;中美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比较[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6 刘青;谢京怡;;专利制度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及其对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顺德;;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发展[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8 王桂海;吴海珊;;工程化软件的版权性与相似性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张艳;;第三世界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A];专利法研究(1994)[C];1994年

10 戴国斌;;浅谈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A];中国技术市场二十年辉煌历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富兰克林法律中心教授 玛丽·王;版权法也保护网络服务提供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微软指责Google侵犯作者版权[N];计算机世界;2007年

3 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 沈仁干;制定版权法首先要为知识分子正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讯源 编译;法国新版权法案引争议[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张志宇;我国著作权法应改称为版权法[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6 静水辑;保护知识产权 各国自有高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新闻出版总署版权管理司国际处处长 蒋茂凝;美国版权登记制度探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邓志伟 谭伟;软件之法律保护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杜华斌;加立法惩罚网上个人非法下载[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梅术文;香港版权集体管理机制建构与运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汇;版权法上的公共领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素玉;版权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雨峰;思想控制与权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王东君;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刘非非;电影产业版权制度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吴伟光;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董雪兵;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易健雄;技术发展与版权扩张[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贤森;数字环境下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2 孙海源;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冯秋季;清末民初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产生及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4 赵永平;国际版权制度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挑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沈正华;技术措施法律保护与合理使用原则的协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许波;基于适度保护原则的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郑先彬;版权法下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苗卉卉;地理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坤;走向伯尔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陈刚;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88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388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