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评论中国版图_《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满洲评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06年
《满洲评论》研究
车京花
【摘要】:20世纪初,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即已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全面进行,互相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侵略体系。其中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专制统治及对文化宣传事业的高度集中与垄断上。日本为了使中国东北的新闻、广播、报业等舆论机构完全成为其侵略工具和喉舌,曾投入巨资在东北组织了一个又一个的殖民文化团体,出版发行了众多的报刊杂志,其中发行时间较长,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有《辽东新报》、《康德新闻》、《满洲新闻》、《满洲日日新闻》、《大连新闻》、《盛京时报》、《泰东日报》、《北满洲》、《满洲评论》等等。这些报刊有的是日文版,有的是中文版,报纸所面向的读者群也各有侧重,但归根结底都是不遗余力地对侵略战争进行宣传,歪曲事实,粉饰太平。《满洲评论》就是其中之一。 《满洲评论》创刊于1931年8月5日,到1945年4月28日终刊,共发行了675期。它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调查课的一批所谓的“中国通”——野田兰藏、橘朴、小山贞知等人组织创办,总部设在大连,在中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广州、沈阳、哈尔滨以及东京、大阪、纽约等地都设有分部或通信员。《满洲评论》创办初期的经费主要由在东京从事对华政策研究的东京亚细亚学会资助,另外一部分由野田兰藏等人向友人募集而成。通过一系列准备工作,由橘朴担任主编,小山贞知担任发行人,积极动员一批与满铁相关的人员形成《满洲评论》编辑群,于1931年8月5日,《满洲评论》正式创刊。主编橘朴1906年来华到大连出任《辽东新报》记者以后,一直在中国生活,对当时中国社会及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很有研究,关于日本对华政策方面亦有他特有的一套主张,这些在《满洲评论》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满洲评论》从其创刊号起就开始积极鼓噪战争,为日本关东军的军事行动制造战争气氛。伪满洲国建立以后,它又成了宣传伪满洲国建国理论的重要载体,对“满洲协和会”、“王道主义”思想、经济军事统制政策及乡村建设理论进行全面宣传,充当了日伪满当局的喉舌。另外,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服务的经济调查报告,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本文以《满洲评论》的出版、发行为主要线索,以橘朴与《满洲评论》为视角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满洲评论》的办刊方针和橘朴的基本思想倾向的考察,来透视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实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64;K2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军;;伪满时期东北地区日文期刊考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晶;伪满时期吉林地区学校音乐教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金玲,刘素范;“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满铁[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杨绍明;东洋虎口——日本“满铁”内幕曝光[J];党史纵横;1994年09期
3 李侃;解学诗著《伪满洲国史新编》读后收获[J];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01期
4 陆桂敏;伪满政权始末[J];历史教学;1995年08期
5 茨木智志 ,林鼎钦 ,张佳余;在日本是怎样讲授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的——“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国民[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霍燎原;略论伪满协和会[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5期
7 赵冬晖;日本统治东北方案的形成[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6期
8 郎维成;日本帝国主义泡制的傀儡政权——“满洲国”及其覆灭[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9 张敏;《盛京时报》与清末东三省官制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娟;毕洪娜;;伪满后期的农业掠夺政策及危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2 邬海军;;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常县宾;苏联绥靖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收场[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4 李迺涛;;戏剧改革的市场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苏全有;王丽霞;;交通部与北洋时期铁路发展研究综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邹丹丹;;近代吉林的基督教教会学校概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刘小磊;;电影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初兴与散点分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李红梅,萨殊利;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设立与日本侵华政策[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宋金玲,刘素范;“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满铁[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孟宪梅;苏艳红;孟昕馨;;满铁机构设置及其实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铁桩;;满铁与“九一八”事变[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C];2004年
2 黄定天;;从日俄战争到苏军击溃日本关东军[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3 李向平;陈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陈春萍;;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孙吴胜山要塞探秘[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5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王希亮;;麻生献“真榊”与“田母神论文事件”评析[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李鑫;;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评析[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8 金海;;日本在内蒙古确立殖民统治及其对蒙古民族运动的政策[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9 李群;;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撤销治外法权问题研究[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10 关捷;;东北局部抗战中的马占山——兼评马占山的“投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海波;“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中国与国联的交涉[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磊;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决策咨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范庆超;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董迎轩;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佟银霞;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威;长春近代城市建筑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敏;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启明;伪满保甲制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青;日本侵华期间“大陆新娘”政策研究(1931-1945)[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艳青;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冀热辽区的无人区化政策(1939-1945)[D];河南大学;2011年
7 霍速;清末东北灾患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雪松;《盛京时报》特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邓薇薇;《麒麟》杂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海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家余;计国菊;;试析伪满学校教育制度及其特点[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杨家余;;伪满时期日伪对中小学教师的外在控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陈春平;伪满宫廷娱乐场所述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王达;;简述东北沦陷时期的国策音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5 ;伪满大学教育实况及抗战胜利后整理意见(二)[J];民国档案;2001年03期
6 曲铁华;东北沦陷时期伪满在职教师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吕金藻 ,冯伯阳;《东北沦陷区音乐概况》之一——溥仪的宫内府乐队[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8 张弼;伪满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班概况——《东北沦陷区音乐概况》(之二)[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9 韩冈觉;敌伪时期的新京音乐院——《东北沦陷时期音乐概况》(之三)[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10 杨世祥;;东北戏曲史专题研究之六:伪满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评剧[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燕为;伪满时期吉林市的殖民教育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2 宋嘉;论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实施的奴化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根幸夫,周启乾;“满洲”建国大学与日本[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力新;;《满洲评论》与小山贞知[J];外国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2 ;关于中国“末代皇帝”所持有的慈禧遗风的秘闻(连载七)[J];兰台内外;2003年01期
3 徐炳三;;略论伪满政权的宗教控制手段——以基督教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杨子忱;;旧中国的吉林省长们(连载四)[J];兰台内外;2000年01期
5 黄楚熊;;迟发的感叹——读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J];创作评谭;2003年03期
6 高辛冬;;伪满洲国货币信用的再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2期
7 辛巍;;试述伪满洲国与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外交”丑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8 崔婧;;从“满映”的筹划看其“国策会社”性质——“满映”前身的国策宣传活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1期
9 郭冬梅;;伪满洲国的县级地方财政[J];外国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10 宋欣;;爷爷为啥有三个名字[J];新天地;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知;王学文;;伪满洲国灭亡前发行的“必胜储蓄票”[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2 刘晓丽;;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3 刘晓丽;;伪满洲国的“附逆作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徐凤莉;韩玺山;;伪满洲国气象科研教育考证[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郭鑫;;支持总力战体制的伪满洲国社会事业[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6 俞辛焞;;“满洲国问题”与日本的战时外交[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7 齐红深;;伪满洲国教科书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刘晓丽;;伪满洲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观照[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李群;;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撤销治外法权问题研究[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10 金海;;日本占领时期的内蒙古盟旗制度[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文 寿白 卢玉;[N];中国档案报;2004年
2 叶娟娟;[N];河北日报;2003年
3 伪满皇宫博物院 李红;[N];长春日报;2006年
4 孔庆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5 白冰 龚保华;[N];吉林日报;2001年
6 李元明;[N];中国商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杨竞;[N];辽宁日报;2008年
8 电视剧《中国地》编剧 赵冬苓;[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许 阳;[N];中国商报;2005年
10 张辅麟;[N];人民政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力新;《满洲评论》及其时代[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傅羽弘;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永花;伪满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闫超;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劲松;殖民异化与文学演进[D];四川大学;2007年
7 蒋蕾;精神抵抗: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的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洪;失节的影像—“满映”论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迎轩;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京花;《满洲评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旭萍;伪满洲国时期的日本人官吏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邓薇薇;《麒麟》杂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晓亮;评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慧娟;从总务厅的设置看伪满洲国的傀儡性质[D];吉林大学;2004年
6 许文畅;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立萍;伪满洲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8 张微;伪满洲国政权与日本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孟莉莉;伪满洲国时期《盛京时报》、《新满洲》的鄂伦春族报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巍;殖民语境下的文学图景[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满洲评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4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