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出版的特点及建议探析
本文关键词: 微信出版 新科技 出处:《新媒体研究》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微信出版是一个新生事物,伴随着微信的快速普及,结合新科技,微信出版也应运而生。文章主要探讨微信出版的特点及建议。
[Abstract]:WeChat publishing is a new thing.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WeCha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new technology, WeChat publishing comes into be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ggestions of WeChat publish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分类号】:G230.7-F
【正文快照】: 1微信出版现状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以智能手机、i Pad为工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现已经成为一款非常强大的社交软件。“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迪;当代历史小说如何处理民族关系[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3期
2 谢不周;;历史小说的后现代主义——从《我的大明王朝》说起[J];出版广角;2010年02期
3 小丹;开拓台湾历史小说新领域[J];出版参考;1999年18期
4 蔡葵;人性激活历史─—评历史小说《梦断关河》[J];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8期
5 方长;;台湾故事后人深思——评介历史小说《宝岛归清记》[J];全国新书目;2000年05期
6 黄雅玲;;论长篇系列历史小说《清明上河》的史诗品格[J];中国出版;2011年03期
7 邱胜威;;历史小说:审美视野在拓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8 王翠艳;;激活被遮蔽的历史的“另一面”——评李兴叶匈奴题材历史小说《帝国的草原》[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9期
9 立翔;;上海古籍社“花非花”系列丛书又推新作[J];出版广角;2001年09期
10 吴晓京;史之信·画之美——读《刺桐港风云》[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友今;;浅谈姚雪垠“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道路”[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冬梧;;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现实性与真实性[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3 朱冬梧;;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现实性与真实性[A];郭沫若研究(第八辑)[C];1990年
4 蔚蓝;;长篇历史小说叙事的史诗范式——论姚雪垠的《李自成》对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汪洲;;茅盾短篇历史小说的独特性及其贡献[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6 小丁;;三卷本历史小说《徐霞客传奇》出版[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7 伊藤虎丸;袁韶莹;;郭沫若的历史小说[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8 徐肖楠;;中国先锋历史小说的想象化奇幻真实[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9 伊藤虎丸;袁韶莹;;郭沫若的历史小说[A];郭沫若研究(第六辑)[C];1988年
10 郝一星;;信义:交友之道[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郑依菁 实习生 曾嘉慧;历史小说迷人处在于“历史可能性”[N];东方早报;2013年
2 四川师范大学 陈鹤;历史学家应积极撰写历史小说[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郭宏安;从历史小说里学历史?[N];北京日报;2004年
4 刘起林;历史小说生存本相的文化透视[N];文艺报;2002年
5 金宏达;近期历史小说创作的特点和走向[N];文艺报;2002年
6 亚凝;河南文艺重拳出击再扬历史小说雄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河南文艺社扬历史小说雄风[N];文学报;2007年
8 杨华;历史小说的阅读新体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蒋青林;充盈现实生命的历史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军凤;系列历史小说《消失的草原帝国》出版[N];赤峰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爱国;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文本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权绘锦;转型与嬗变[D];武汉大学;2006年
3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陈婵;二十世纪上半期(1900-1949)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包红梅;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蒋青林;历史话语世界的精魂[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娜;历史在历史小说中的存在:写实与写意[D];山东大学;2008年
2 鄢莉;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类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文明;清代中后期汉文历史小说蒙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光碧;余韵袅袅的末代行吟者之歌——浅论司各特的历史小说[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文娟;历史内在精神的超越[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历史小说的现代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培;90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格桑卓嘎;试论藏族历史小说《吞米桑布扎》[D];西藏大学;2015年
9 杨志君;论明清历史小说的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何华;“自我”的失落与找寻[D];河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3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44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