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5 03:25
本文关键词: 妇女杂志 女性观 男女平等 男女有别 出处:《吉林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爱国志士们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现状、民族存亡的社会难题时,逐渐认识到女性解放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倍受中西方文化激荡碰撞、新旧思潮交替冲突的影响,在女性发展的角色定位、平等内涵、实现路径、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着争议与辩论。作为知识分子交流与论战的舞台——《妇女杂志》扮演着女性解放思潮的“引领者”和“宣传者”角色。因此,《妇女杂志》自然而然地成为考察民国时期女性解放与发展问题的一扇“窗户”。在女性发展的角色认知上,《妇女杂志》呈现出来了“男女平等”与“男女有别”的两个女性观本质,由此产生了女性在发展目标上出现了“人”还是“女人”的不同。 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提出了本文论述的问题:从《妇女杂志》入手,透视民国时期女性解放观念的发展与变迁;其次,通过对于近年来研究《妇女杂志》的相关论文与专著的综述,反映目前对于《妇女杂志》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再次,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妇女杂志》为研究文本,以性别角色为研究视角;“女性观”的论文选题和女性教育、职业和婚姻三个方面的论述观点,体现了本文的创新点;最后,在研究思路上,以女性为女、为妻、为母的性别角色为线索,通过对女性教育观念、职业观念、婚姻观念的梳理与考察,分析女性观念的特点、原因和评价;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 第二部分,对《妇女杂志》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妇女杂志》刊行17年,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等社会大变革,其内容是民国社会急遽变迁的历史缩影,更是研究近代女性群体的重要资料。其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出身名门、主持得人、取材精审和推销得法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商务印书馆是《妇女杂志》出版的平台,编译所是其管理者。在主持方面,一是得益于主编的努力,二是得益于其撰稿执笔群;三是得益于固定的读者群。编辑方针和内容安排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使得杂志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内容丰富、质量上乘。商务印书馆发行平台的运用、发行专号的推动、读者奖励措施的实行,使得杂志十分畅销。 第三部分,女性教育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子教育的观念。传统社会,女子教育局限于男尊女卑的贤内助教育;近代社会以来,逐渐重视和倡导女性学校教育。其次,分析了《妇女杂志》在女性教育观念呈现出来的四种类型:贤妻良母论、职业技能论、男女平等论和女子特质论。再次,分析了女性教育观念的特点。四种类型的女性教育观念在认同女性教育重要性上存在着共同点;在教育缘由、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上存在着“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的分歧点。最后,分析了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观念,在贤妻良母主义的讨论、大学男女同校之争、男女同样教育、教育观念“人性化”与“女性化”等方面的争论。 第四部分,女性职业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性职业观念。传统社会中,在职业观上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特点;近代社会逐渐出现了鼓励女性就业的变化。其次,《妇女杂志》在女性职业观念上存在着三种类型:家庭职业论、社会职业论、性别职业论。再次,分析了其特点。三种类型的女性职业观念在力促女性就业上存在着共同点;在职业与生理、职业与母性等方面存在着“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的分歧点。最后,分析了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的争论。两者的争论体现在职业与家事、职业与经济独立、女性职业的“人性化”与“女性化”等三个方面。 第五部分,女性婚姻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性婚姻观念。传统社会存在着“夫尊妇卑”的婚姻观念,近代社会逐渐主张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婚姻观。其次,《妇女杂志》存在着四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婚姻观念。包括自由权利论、婚制改良论、性别差异论和离婚保守论类型。再次,分析了其特点。四种类型女性婚姻观念在批判机械婚姻上存在着共同点;在离婚与人道主义、道德标准、人格尊重三个方面存在着“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的分歧。最后,通过对于郑振X位橐鍪吠赋龅睦牖樾员鸩钜旌汀陡九又尽饭赜谑欠窨梢杂刖墒狡拮永牖榱礁龇矫妫蟹从巢煌壅咴凇澳信ā庇搿澳信质印鄙系恼邸
本文编号:1461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46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