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讲义集中出版现象概说——以中文学科为中心
本文选题:讲义 切入点:出版 出处:《出版科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员编发讲义在民国大学非常普遍,这些讲义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打磨日渐精湛,成为最具出版潜质的学术稿本。经民初十余年的积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讲义以多种形式集中出版,构成近代出版史上独特的大学讲义出版高潮。本文从出版史与学科史、教育史结合的角度,以中文学科为中心,通过史料钩沉和文献整理对讲义集中出版现象作一呈现,考察民国出版业对我国现代学术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为研究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的复杂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Abstract]:It is very common for teachers to compile and distribute handouts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se handouts have become the most potential academic manuscripts after repeated grinding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accumulation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hese handouts are published in a variety of forms, forming a unique climax of university handout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ublis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with the history of subjects 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ubject of Chines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henomenon of centralized publishing of handouts throug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literature collation, and examines the positive role of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approach for study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publishing and modern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23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玲素;;论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的现代价值[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2 秦世琼;胡志明;;从《弟兄》《伤逝》看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J];沧桑;2009年01期
3 彭伟伟;;李大钊与新村主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孙克诚;;“人血馒头”的俗信源流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5 汪注;;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的偏爱及其检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庄浩然;周作人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文化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庄萱;周作人中庸思想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评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魏继洲;;周作人散文文体特色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叶永胜;;中国现代作家的神话视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李剑亮;;刘毓盘与民国词坛[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晖;“传记式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石圆圆;日本梦与中国乡:论周作人对风物的“寄情”书写[D];复旦大学;2011年
3 肖兴安;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何玲华;《新青年》反“传统”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群;新月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朱旭晨;秋水斜阳芳菲度[D];复旦大学;2006年
9 谈凤霞;“人”与“自我”的诗性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良;现代中国“语丝体”散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冬珂;《河南》杂志的外省籍作者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程再凤;晚清绅士家庭的孩子们(1880-19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赛;民俗文化视野下的周作人日本译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锐;民国初年的进德活动[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培培;孙犁晚年创作批判[D];浙江大学;2011年
7 赵长娥;试论影视镜像与现代乡土小说[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燕飞;在传统底蕴与现代品格之间[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强;从“盗火”到“理水”[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牛苗苗;周作人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发刊词[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潮;;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热烈庆祝中文系被定为国家文科基地中文学科点[A];东方丛刊(1995年第2辑 总第十二辑)[C];1995年
2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学科学位授权点简介[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张肖雯;传统中文学科应坚守“教学为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叶辉 通讯员 李远村;中文学科如何突围[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 余靖静;两岸学者共商“突围”中文学科“困局”[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本报记者 叶辉 夏桂廉;中文学科如何走出困境?[N];光明日报;2011年
5 张广海;中文学科的生存困境与突围之道[N];文艺报;2011年
6 楼培;中文学科:敢问路在何方?[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南开大学 沈立岩;作育英才乃中文学科培根固本、长远发展之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黄健 谢铝菁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学科:挑战与机遇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彭民权;鸿儒硕果 薪火相传[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姚茜;传统中文学科为何走“下坡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本文编号:1567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567235.html